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51章 我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想给您一个惊喜……(16 / 44)

巅峰学霸 一桶布丁 43465 字 2个月前

当群论和图论扩展到高维模态空间时,验证每个定理的工作量将呈指数增长。

最简单的例子,验证一个模态路径的群对称性可能需要检查所有维度上的相互关系。

更别提群论和图论本身属于不同的数学分支,将它们整合到同一个框架中就需要证明一些跨领域的性质,例如群表示在模态路径上的作用。

工作量成倍的增加,到时候就算是把陈师兄把头发全部献祭,甚至活活累死,也不可能在以月为单位计算的时间里完成那些繁复的验证工作。

所以一方面陈师兄能得到他想要的,另一方面陈师兄也是课题组对外的一个活广告。

看吧,来乔喻的课题组,发顶刊就跟玩一样,一年甚至可以发两、三篇。

乔喻甚至都不担心一作分不过来。

道理也很简单,经过这段时间不断地扩展跟补充,乔喻觉得这套公理体系完全可以做成高度公理化跟模块化的理论。

比如他把针对群论模块的证明工作完成之后,那么针对群论引入的各项工作验证,完全可以分成数篇论文。

模态空间的对称群与几何结构、模态路径的群轨道与周期性、群表示在多维模态空间中的作用、模态卷积的群论验证、群作用对模态密度函数的影响、具体数论问题的模态空间群论描述……

真的随便想想,乔喻都能找到成堆的研究方向,而且每个方向都能涉及一个独立的问题或工具,全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他还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分类。因为这些命题都集中到一篇论文里,太大了!更不利于传播。

分开反而能显得很精简,其他数学家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准确的找到所需要的文献。

这些命题足够喂饱一个庞大的课题组了。就好像他之前跟老薛说的那样。

如果有一天成为数学界的领袖了,掌控了无数的资源,但同时有两个亲近的人成就差不多,位置只有一个怎么办?

乔喻当时的回答是,把蛋糕做大。大到让身边的人都感觉吃不完,就不存在这种可笑的问题了。

当然,蛋糕也是要跟能力相匹配的。到了后期,那就只能是有能力就能拿到研究课题,验证成功就上位。

如果做不出来,对不起,自然会被课题组淘汰。

有了这个庞大的团队来为他的理论框架做繁复的验证,他就能抽出时间在博士毕业前把田导要求他做的命题做出来。

比如孪生素数猜想跟黎曼猜想。

当然这些野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