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以及感受到巴掌打在脸上的痛感!
对小师弟的这番说辞,陈卓阳深以为然。没办法,他也真想把某些人的脸抽肿。
然后就是难以言喻的感激。毕竟他是真没想过乔喻会为他做到这种份儿上。
真的,陈卓阳之前以为乔喻会给他弄几个顶刊二作,谁敢想到乔喻想的却是把一作喂到他嘴里。
虽然乔喻压根没说但陈卓阳也知道其实两篇论文合成一篇完全没有问题。
理论推导跟验证放在一篇论文里其实会让论文的完整度看起来更高,也更方便审核。
起码对于乔喻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分成两篇论文的,更别提还是为了让他能理直气壮的拿个第一作者。
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感谢这位小师弟。
不过站在乔喻的角度看还真不觉得这有什么。毕竟乔喻一直认为,让人帮忙干活就该给些好处。
还上初中时他就跟同桌周双说过,如果当发现干某件事情既然无法从中收获快乐,也得不到物质上的好处时,就要及早抽身。
乔喻一直觉得这就是一个真理。只要有理智的人肯定能想明白。
所以推己及人,他既然想让陈师兄尽最大努力帮他把成果做出来,自然就应该要给够好处。
然而乔喻没钱,那就只能让出点名声了。更别提这种安排对于他来说绝对属于利益最大化了。
重要论文的一作还是他的,甚至还多了一篇顶刊二作。
虽然国内不是很认二作,但国外还是认的。再加上正刊上发文章甚至不需要交版面费,简直是就无本买卖。
总之,这次论文投递,没人觉得吃亏。哪怕是洛特·杜根,起码在之前跟乔喻交流中都是愉悦的。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多赢,几乎完美的,没有输家的项目。当然前提还是论文真能发表……
……
美国,普林斯顿,这是一座研究院、大学、跟社区交织的城市。
秋高气爽的时节,洛特·杜根正坐在阳光下晒着秋日里温暖的太阳。
对面的光头老友正认真的翻阅着手中的论文。洛特·杜根则惬意的在阳光下品着咖啡,悠闲的看着旁边草坪上活动的学生们。
就是像是在欣赏一张名为青春的画作。
是的,洛特·杜根其实很喜欢抽些时间看看这些青春洋溢的孩子们,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情,显然这比参加那些冗长且毫无意义的行政会议要有意思的多。
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毕竟洛特·杜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