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
而当乔喻坐到主席台上,突然发现今天宴会厅的人好像比昨天更多了些……
这……大概是错觉吧?第2/2页)
听人聊起了关于乔喻的这个消息后,几个人也都挺震惊的。
当然也仅限于震惊了。毕竟传的都是乔喻的论文,其中一篇论文一作是陈卓阳这事,没谁特意提起。
最先看论文的都是行家,两篇论文读一遍大概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当然这不是说陈卓阳做的工作不重要,事实上验证工作本来就是一篇论文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只是这样完全分成两篇论文的话,就能凸显出这部分的内容不需要太多开创性的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公式都已经推出来摆在那里了,直接带入进去验证。当然实际情况肯定没那么简单,但只要高等数学基础足够扎实,又足够细致认真的话,能做的人还是很多的。
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在上发的文章。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潜规则,如果说这文章不算数的话,那就牵扯到太多人了。
“这个乔喻,不得了啊!难怪袁老跟田院士能握手言和,还搞联合培养。对了,张院长,回去了问问小陈跟乔喻的关系怎么样,有机会可以邀请乔喻来做个讲座。”
晚上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学校唯一一位院士施云川了解情况之后说了句。
显然这句话有提点的意思。
学院就那么大,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打听,很自然就会传到耳朵里。没过问,不代表不知道。
今天这么提一句,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让他别在针对陈卓阳了。
无非是考虑到张国宏毕竟是学院老人了,而且工作也很重要,分管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跟专业建设,总得照顾他的面子,也就没把话说的那么明白。
“好的,施教授。等回去了我就去问问,争取能在这学期把人请来。”
张国宏也没多说什么,点头应了下来。
虽然施云川并没有在学院担任具体职务,但毕竟是学院里唯一一位院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津大的一面旗帜。
公开场合大佬都这么说了,他总不能不给面子。当然能不能真把乔喻请来,其实是无所谓的事情。
心情依然是不太舒坦的。
当然这其实也很正常,申请项目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家项目才是最有资格的,其他人的项目不是假大空,没有完成的希望,就是没什么卵用……
所以凭啥批了别人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