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54章 论文发表(3 / 39)

巅峰学霸 一桶布丁 38345 字 2个月前

有张元翎跟沈重行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因为其他人完全没有惊讶的表情,毕竟已经惊讶过了。

人不会因为同一件事情惊讶两次。

但落到张元翎耳中,就不只是惊讶了。他当然知道乔喻那个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当初的项目书就是他审核的。

而且他也没怠慢,虽然提交审核书的乔喻才十六岁,但他审核的很仔细。

没人会去小看一个十六岁就能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这类问题,哪怕只是挑出一个错误,然后给出解决方案的数学生。

更别提这项贡献还让乔喻直接在世界代数几何大会上做了报告。

但也正如他在会议上说的那样,乔喻的这个想法的确是有可取之处。描绘的前景也很让人心动。

可真想要完成这个命题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充足的数学依据,这让他觉得距离给出公理化的定义还比较远。

真的,张元翎可以说在审核乔喻的项目书时是没有什么太多私心的。毕竟他也做好了袁正心如果坚持觉得这个课题重要且有搞头,就顺势赞同的准备。

最多也就是觉得乔喻实在太年轻了些,袁正心跟田言真太着急了些。

当时乔喻主动选择撤回,还让张元翎高看了那个孩子一眼。

但谁能想到八月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的功夫,这个项目就已经出了成果,相关的论文不但上了,依据这个框架甚至还把素数间隔上界推到到了6!

这就显得很尴尬了。

本来只是一年一度很普通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闹这么一出,就显得好像有点故意针对乔喻的意思,把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给毙了!

好吧,就算澄清了他没什么故意针对的想法,但起码也说明他的眼光似乎不够好。

这就是理工学科的项目评审跟人文社会学科各种项目评选的不同之处了。

前者能不能做出成绩,是有定论的。成功跟失败的分隔很明显,有没有应用价值从成果就能直接体现出来。

后者是否成功,还真就是有专家意见就差不多了。

读者眼中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黎曼猜想总不能有一千种定义跟解读。

于是愕然之后,张元翎感觉有些尴尬了。脑子里涌出无数个问题,但此时他竟觉得不太好提问。

好在旁边还有位双旦大学的同事做嘴替。

当然沈重行的也不一定就是想帮张元翎问两句,事实上他此时也很惊讶。

“这……我听张教授说过乔喻的那个广义模态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