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什么不让咱们去参加听讲座呢?”
“大概是怕你太飘了吧?毕竟是临时决定的。”
“哎,那只能说明田导还是太不了解我了。我最谦逊了,怎么可能飘呢?”
“这就是你还不老老实实准备的理由?没事干就把PPT再检查一遍,别出什么问题。袁老师跟田导都很看重你这次报告的。”
“哦……”
没办法,换个人乔喻还能随便忤逆……但乔曦就算了。
其实田导看他还是很准的,比如还不够叛逆。
不过也无所谓了,禁足半天而已。
最让他气闷的是,在微信上跟陈师兄聊天,这家伙都只回了一句:“老板刚跟我说了,如果你微信上找我,就让你赶紧准备明天的报告。小师弟,要不,你还是先听老板的吧。明天你的报告很重要的。”
陈师兄也叛变了,乔喻也彻底没办法了。
PPT是没必要检查的,随便看了眼,乔喻干脆把精力放到了继续研究上……
浪费时间啊!
……
次日,依然是大宴会厅。
今天的时间其实更充裕一些,没有开幕式跟颁奖典礼,当第一场报告结束之后,还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
而当乔喻坐到主席台上,突然发现今天宴会厅的人好像比昨天更多了些……
这……大概是错觉吧?第2/2页)
听人聊起了关于乔喻的这个消息后,几个人也都挺震惊的。
当然也仅限于震惊了。毕竟传的都是乔喻的论文,其中一篇论文一作是陈卓阳这事,没谁特意提起。
最先看论文的都是行家,两篇论文读一遍大概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当然这不是说陈卓阳做的工作不重要,事实上验证工作本来就是一篇论文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只是这样完全分成两篇论文的话,就能凸显出这部分的内容不需要太多开创性的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公式都已经推出来摆在那里了,直接带入进去验证。当然实际情况肯定没那么简单,但只要高等数学基础足够扎实,又足够细致认真的话,能做的人还是很多的。
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在上发的文章。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潜规则,如果说这文章不算数的话,那就牵扯到太多人了。
“这个乔喻,不得了啊!难怪袁老跟田院士能握手言和,还搞联合培养。对了,张院长,回去了问问小陈跟乔喻的关系怎么样,有机会可以邀请乔喻来做个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