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62章 喜事临门(4 / 38)

巅峰学霸 一桶布丁 37544 字 2个月前

次合作看在田言真的面子上,直接按照顶格给乔喻的顾问费。

谁想到今天又从刘浩口中听到了乔喻的名字。

“我记得之前陆教授说你们的数据还不够,分析不出什么结果的?”

“是啊,乔喻说他用了一种新的办法。对了,我还把他留在实验室呢。打算晚上请他吃顿饭。毕竟这次是真帮了我们大忙了。”

“哦?他还在?这样吧,我现在过去一趟。你在博雅国际中心订一个包厢,这顿饭我来请。”

“好,那我想现在就打电话去订餐了。”

“嗯。”

……

等着实验室出结果的时候,乔喻一直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翻看着关于嵌段共聚物相分离跟纳米颗粒填充技术的文献。

想要合作就得知己知彼。

让他意外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其实国内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

相关研究比较强的正好是前不久去参加会议的地方,临海交通大学跟以及临海双旦大学。

比如临海交通大学一个团队前年在AdvancedMaterial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详细描述了基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合成双连续结构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通过调节嵌段链长和极性,就可以控制微相结构如球状、柱状、层状的形成,就能直接影响材料性能。

那么如果微相结构的控制可以直接通过模态路径建模,就意味着能从几何上优化相分离行为。

考虑到怀柔所的技术设计,纳米颗粒的填充比例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断裂强度和自修复能力。这一块应该也可以用模态密度分布直接联系。

乔喻觉得怀柔所的研究肯定就是用到了临海交通大学跟双旦大学的成果。

不过国内在具体研究方面成果斐然,具备领先优势。劣势跟不足恰好就在理论模型这块。

尤其是相较于国外的理论化研究,国内在复杂相行为的系统建模和预测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结合高维动态模拟和新型几何工具的时候。

简单来说就是诸如高分子统计力学、场论模拟等等这些理论化工具,成熟度比不上国外。

同时对非对称相行为跟多组分体系等这类复杂系统的解析也比较落后。

巧了不是,他一出手就击在了国内目前研究成果的软肋上。

根据论文中的说法,以及引用的工具,可以看出功能性嵌段共聚物材料的设计和优化这方面,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处于顶尖地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