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大会上的午宴餐食。
但很明显,今天的午宴完全没有那种欢快的氛围。
当一众数学家们走进宴会厅时,许多人都是步履匆匆,神色严肃。
轻松的也有,但以华夏本土教授跟年轻人居多。这次乔喻的公开报告会来的不止是教授,很多学生也被导师带着来见见世面。
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乔喻都属于有志冲进数学赛道这些年轻一代最好的榜样。
对于世界各个高校、研究所的导师们来说,谁会不想有一个像乔喻这样的学生?
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嫉妒田言真的,都比嫉妒乔喻的多。
想到某个老家伙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学生在未来名流千古,许多人就觉得不忿。
这老头何德何能啊!
今天这么想的人可能更多了。
哪怕是那些纯研究数学,对技术并不敏感的人,各种议论发酵到这个时候也已经想通了这其中的意义。
大家在乎的不是多了两个新的梅森素数。而是在很短时间内利用并不强大的算力,计算出两个新的梅森素数。
大家也都知道计算出梅森素数并不代表着相关算法就能直接用于快速大素数分解。
但大家更知道,当经典电子计算机已经能够快速计算出梅森素数,就意味着实现利用经典电子计算机,快速完成因式分解只是时间问题。
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而且实现的方法还是如此诡异。
谷歌还在拼命研发新一代的量子硬件计算机,想要在这一领域领先全球的时候,华夏竟然用一种没人想象的到的方式提前完成了布局。
在此之前,并不是没人想到这一点。
比如尼尔森跟他的团队。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他还跟乔喻见过一面。当时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跟乔喻大谈特谈利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融入到量子计算的理论模型之中。
当时乔喻也没有明确的表示没有兴趣,只是将这个事情推给了燕北大学一位叫薛松的教授。
事实上现在他跟薛松还有联系,这一个多月这位薛教授也的确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帮助,从多个视角探讨了量子运动在广义模态公里体系中解析。
这一度让所有团队成员都觉得很振奋。因为他们能感觉到这个方向是对的,距离他们有所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但谁敢想,这次来参加乔喻的报告会,直接便迎来了当头一棒!
他甚至都不好意思指责乔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