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彼得·舒尔茨的房间里呆了足足一个小时。不止是彼得·舒尔茨一个人在,陶轩之正好也在。
不过乔喻也没有厚此薄彼,反正关于他的乔喻模态空间闭口不谈,倒是跟彼得·舒尔茨一起探讨起了他的液态张量实验跟凝聚态数学理论。
他这次来本就是为了重新鼓舞彼得·舒尔茨的自信心,彼得·舒尔茨也的确挺配合的。
加上陶轩之数学方面本就学的很杂,什么都了解,三个人倒也聊的很投机。
最少乔喻能感觉到彼得·舒尔茨的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好了些。
唯一可惜的是,他对于彼得·舒尔茨研究的那些东西还没深入思索过,暂时也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不过彼得·舒尔茨倒是开始思考起能否用广义模态公理体系跟他的凝聚态数学相结合,比如利用乔喻的高维叠加理论,来为多体系统中的集体行为提供更加精确的数学描述……
借助乔喻提出的一些理论,这似乎也让计算机辅助定理证明变为一种可能。
看到彼得·舒尔茨再次有了研究的动力,乔喻便直接告辞了。
把时间留给了彼得·舒尔茨跟陶轩之又或者拉入更多的人来继续讨论。
反正他是没什么兴趣跟这些老人家们一直呆在一起。
慢慢悠悠的晃回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远远就看到一楼他曾经住过的小套间又亮起了灯。
等他走到近前,房门也被推开,一个听熟悉的人又出现在他面前。
看到这个人的一瞬间,乔喻就乐了。
“哈哈,郑叔,我怎么说来着,咱们要不了多久就会再见面的。不过你怎么今天就来了?我琢磨着还得等一段时间呢。”
没错,住到楼下的正是郑希文。
乔喻去费城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时候,一直是他跟一个叫张明宇跟在他身边负责他的安保。
郑希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怎么敢等一段时间?你知不知道金融市场上加密货币跌成什么样了?你一场报告会可是让许多人血本无归。”
“哦?”乔喻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便明白了原因。
加密货币这东西本就是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大涨大落。
更别提所谓的区块链技术利用的公钥加密和哈希函数来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跟匿名性。
巧的是,量子计算还真能让这些安全都失效。
而且加密货币跟股市还不一样。
后者起码人家公司还有资产托底,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