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的确挺后悔!
不过后悔的不是没能来参加这次燕北大学举办的数学盛会,而是后悔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没有直接认亲。
是的,弗兰克从来就没像这次这般后悔过。
哪怕之前乔喻解决了黎曼猜想,他也曾后悔,但不像昨天那样,肠子都快悔青了!
因为这次情况显然不太一样。
乔喻直接公布两个新的梅森素数,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这次可不止是学术界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了金融界。
弗兰克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代表着数以亿计的财富。
他这么多年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从华夏移民到美国,不遗余力的往上爬,正在拿奖,甚至希望拿到菲尔兹奖,最终目的不就是能轻松拿到各种项目,从而过上受人尊敬的富裕生活……
现在他所追求的一切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远在天边……第2/2页)
虽然时间紧张了些,但对于诸多学者而言,这绝对是最难得的机会。
尤其是又经过了一天的思考跟讨论,大家准备的问题也更为充分。
所以对于这半小时时间只要是关心相关理论跟技术的学者们都极为看重的。
这大概也是所有关心乔喻的人最关心的。不过这半个小时,乔喻发挥的很好。
对于一个有能力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学者来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是基本操作。
所以在回答问题环节,乔喻发挥的很好。从高阶频域到奇异解,再从量子无序化边界层到高维群论……
主打一个有问必答,但每个问题都回答的非常抽象,并引入一些复杂的推导过程。
最后搭配上“这个在论文正式发布之前,大家可能感觉比较难以理解。但不要紧,我们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我将在论文中更清晰的阐述这个问题。”这种几乎万金油式的补充,轻松就把三十分钟内的所有问题都糊弄过去了。
这还是之前张树文教授教给他的方法。
当时老张说的是,研究数学问题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复杂化,结论简单化。只不过乔喻反过来用了。
用复杂的数学推理思路糊弄一下提问者,效果也是非常明显。
当然这个办法也不是谁都能用的。最起码这些理论要是自己的,如果用这一套来解释别人的理论,肯定会被现场的大佬骂到没有朋友。
但只要东西是自己的就没这个问题。毕竟解释权在乔喻自己手上。
哪怕提问者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