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91章 幸南京(廿四)哪有什么列强(5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5350 字 6个月前

普遍下降。

因为殖民地的开拓需求,在16世纪晚期,欧洲的工厂手工业已经开始快速发展,但英格兰的手工业者面临着来自荷兰等国的竞争压力。由于无法与规模化生产竞争的个体手工业者大量失业,加剧了英格兰城市的贫困问题。

面对贫困问题,英格兰政府修订并颁布了一系列济贫法,试图通过税收和救济措施来缓解贫困,但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许多极度贫困者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援助。

英格兰的宗教状况在1602年也仍然复杂多变。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英格兰国教会(圣公宗)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但宗教分歧和冲突仍然存在。

至于对外扩张,此时的英格兰也觊觎西葡帝国取得的收益,不过它还要再等5-6年才能取得明显效果。比如1607年,英格兰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建立了第一块永久的海外殖民地,这标志着英格兰在北美殖民地的初步扩张。

而在亚洲,东印度公司于1608年到达印度半岛西岸的苏拉特,建立了第一个贸易点,并在孟加拉湾乌木海岸的默苏利珀德姆建立工厂,进行牟利活动。

美洲那边高务实目前还够不着,尤其是北美东海岸,那是完全鞭长莫及的。不过,英国人想要如历史上一般在孟加拉湾上岸开启对印度的殖民,高务实就完全可以呵呵了。

此时欧洲殖民国家的投送能力其实也就那样,只要没有显著的军事代差,他们该认怂的时候照样认怂。有人可能要说,一鸦时带英打鞑清不是跟玩儿一样么,那会儿的英军难道就有代差优势了?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太平天国早期的几万“广西老弟兄”,武器装备还不如鞑清呢,可是打清军也打出了军事代差般的战绩——直到天京事变。

江山在“德”不在险。当一个政权把精力全拿去内耗,甭管它是鞑清还是太平天国,军事上都会立刻表现出来那种令人目瞪口呆的拉胯。

只可惜,等到这种“德”被恢复,已经是一九四九年的事了。巧的是,恢复了这种“德”之后的中国马上迎来了生死大考,原先看起来几乎如同天兵天将一般的西方顶级军事力量,在朝鲜遭遇了这支恢复“德”之后的中国军队,最终黯然止步三八线,不能北越雷池半步。

为什么高务实始终把处理大明内部问题当做最重要的事,在对外战争中不惜动用巨大力量?因为内部处理好的中国,就是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动用,而碾压局只要统帅按部就班不犯傻,就TM不可能会输!

中国最明显的优势既然在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