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说巴塞罗那的中后卫皮克,身材高大的皮克在后防线上是一把好手,但偶尔也会客串后腰或者中锋,效果也还不错,既能利用身高优势争顶抢点给队友做球,又能自己完成射门。
弗格森也是受到了这些例子的“灵感”,很干脆的就把队内擅长争顶的费迪南德给推上了锋线,曼联队中纯正的中锋只有贝尔巴托夫一人,而弗格森认为仅凭保加利亚人一个人,很容易就被纽卡斯尔的铁桶阵淹没,所以把费迪南德也给弄上去,分担压力的同时,寄希望于对方能够为队友创造出机会。
不过这样一来,范毕庄的位置就要后撤了,不过也没关系,范毕庄本就是边前卫出身,前场的多个位置几乎都能打,甚至回撤能够得到更多的拿球机会,而拿球冲起来的范毕庄显然更具有侵略性。
“下半场,主打两个边路,得到球权有机会就往禁区内传,迪米塔和里奥负责抢点。你们的任务就是抢到点,然后给插上的队友做球。当然,有机会你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射门。明白吗?”
弗格森下达了下半场的作战指令。
很简单,也很直接,球员们俱都是了解的点头允诺。
……
十五分钟过后,两支球队重新回到了比赛场上。
相对于曼联对人员和阵容的调整,纽卡斯尔一方则是没有丝毫的变化,上半场他们用人海战术将曼联压制得很憋屈,事实证明了这确实是很成功的策略,既然是成功的,所以自然没有必要去改变。
但很快的,纽卡斯尔就感受到了来自对手的压力。
曼联依然是主攻的一方,而与上半场不同的是,曼联减少了地面传递配合的次数,而更多的是将球转移到两个边路,而后直接传入禁区。
这是很“无脑”的传中战术,颇有点复古的意思,毕竟英格兰足球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长传冲吊,节奏很快,技术很糙,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英超联赛逐渐也紧跟潮流,球员们的小技术和传递配合能力增强不少,毕竟总是让足球在空中飞来飞去,虽然直接,节奏很快,但多少欠缺一丝美感。
但此刻的曼联,却是完全变成了一次“粗糙”的队伍,得到球之后,就是往边路打,然后下底传中。
其实上半场后半场,曼联也更多的尝试了边路传中的战术,但无论是鲁尼还是范毕庄,面对长人林立的主队后卫们,身高上都占不到太大的优势,鲁尼冲击力十足,但抢点能力一般,范毕庄抢点和弹跳能力出众,但同样清楚这一点的主队后卫们,就是缠着范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