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无人不惊,那地方的民众也算他们自己人啊,叛军居然敢这么做,委实不当人。
范增的第一反应是不信,觉得是秦人在给六国王公们泼脏水,在诬陷六国王公,六国王公们不可能这么蠢,但仔细想过后,又觉得这种事未必没可能发生:
因为他们会这么做的实质是其等失去了民众这块供他们藏身生长的土壤。
民众不再心向他们,而向于大秦,那么他们很多事都会受限,就算不在一地负隅顽抗,而是裹挟着民众四处逃亡,依旧会是一样结局。
那秦吏又道:“幸亏是大秦得了天下,若让彼辈得了,我等岂能讨得了好?”
这话引得诸多秦人认同,这些六国旧贵对自己人都下得去手,更何况是他们这些秦人?
要是给他们一统天下,恐怕会将他们全部屠尽,实行“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的政策,就算不屠其他地方的秦人,但他们咸阳肯定没好。
第2/2页)
如此看,这帮六国旧贵该杀!
幸亏陛下英明,朝堂诸公诸将也敢用命,带他们秦人打赢了统一天下之战,没让六国旧贵得逞。
听了秦吏话后,有人也生出了和范增一样的想法:六国王公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等事?
一人摇头道:“不可能,绝不可能!”
这人站在较为靠前的位置,说话声音又大,顿时吸引到了宣政台上秦吏的注意。
秦吏看向说话的人,问道:“何不可能?”
这人道:“六国王公身份尊贵,虽六国已亡,然其等于天下依旧颇有声望,足可见其等品性得民众认可,纵有些许败类,但大多俱为君子,又岂会行此禽兽之事?且此事实蠢,以六国王公之智,怎会如此不智?”
对此人所言六国王公身份尊贵、品性好、大多为君子,众人不以为然,但其第二个理由倒是让人群中不少非秦人赞同。
秦吏也不想和这人多解释,跟这种有先入为主观念的人,靠言语的辩驳难以说服对方,唯有以实证。
他道:“此非吾妄言,不久后,通武侯将率军回返,到时会有当地之民亲身讲说其等经历。”
这人还想说“你怎么确定那就是当地民众?说不定是你们秦人专门找人冒充的,专为诬陷六国旧贵。”,但见周围的秦人都盯着他,又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因为他刚刚那番话里就已经在质疑捷报的真实性,质疑秦吏所说的消息是编造出的,用来诬陷六国王公。
这当然让来听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