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74章 赵构不安分,再收拾一顿!(4 / 4)

事情是没有处理内部隐患,没有推动大宋的改革。

比如,冗官的问题。

一旦撤掉大批的冗官,罢免诸多不做事儿官员的官职,减少朝廷的开支,让朝廷精兵简政,这就会触动文官的利益。

文官的反扑会很厉害,李纲等人可能撑不住,需要有赵桓的人才行。

这就是王宗濋拜相的好处。

只是,要推动这一事情,会有敏感性,李纲和杨时等人都可能会反对,必须要想一个合适的策略才行。

怎么安排呢?

赵桓思考着,没过多久眼前一亮,顿时有了策略。

换人策略!

王宗濋去了政事堂,把殿前都指挥使让出来,让文官来主持殿前司!

利益交换,政事堂宰相能忍吗?

毕竟要让文官负责殿前司,总得给王宗濋一个合适的官职,去政事堂做一个菩萨宰相,总是合理的吧?

武人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不相信文官能忍得住殿前司这样的实权职务。

最重要的一点,要用文官来管殿前司,赵桓可以用有能力也忠心耿耿的人。同时,又让王宗濋去了政事堂掺水。

这是一举两得。

赵桓想好后,也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又过了两天,才安排人传旨,召政事堂李纲、杨时、徐处仁和吴敏入宫议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