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越限购反而越激起京师上下民众的购买热情,所以,来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都怕来晚了,买不到这些来自国库和内库的这些因充作实物税上交来的货物。
“都他娘的是聋子吗,叫你们排队,排队,急什么!”
尽管,临时从天子亲军里调来充作售货员的军士们表现得非常霸道,不惜怒骂推搡,还是有很多士民不管不顾地往里冲,想早些买到货。
朱厚熜见此只是淡淡一笑,而当他看到买到货的百姓都兴高采烈地回了家,基本上都是推着车满载而归的情形时,更是欣喜不已。
因为这都意味着内库和国库都会赚很多银元。
毕竟,时下各类货物市价较高,尤其是奢侈品,而南方又没货来,也就只有朝廷可以赚这个钱。
朱厚熜也在接下来亲眼看见,不停地有大青骡拉着从太仓、天府等库里拉来的实物,进入了这些供销铺里,然后变成了一车车银元,被运回了库里。
朱厚熜因而都有些想要感谢权贵豪绅们罢市了。
“去看看粥厂!”
朱厚熜在看了供销铺的情况后,就提出要看粥厂,便乘马车来了城外。
因为粥厂就设在城外,所以,朱厚熜也就往城外而来。
由于京师乃天下首善之地,故而全国的破产百姓很多都会把逃荒的方向选择在京师,尤其是京师附近的破产百姓。
如此一来,每年京师年底都要增添不少饥民。
因为年底往往缺活干,很多新来的百姓也就容易成为饥民。
朝廷每年也就都要在京师设粥厂赈饥
今年也不例外。
何况,嘉靖三年辽东也的确出现了灾荒,所以还比往年增加了不少饥民,自然也得多设些粥厂。
粥厂自然是不盈利的,用的都是库存的陈粮和了沙子而煮的粥,成本消耗不大,这次国库和内库去库存所赚的钱,足以抵消这部分成本。
也因此,亲自抓着这事的户部尚书席书,有意对饥民更加大方一些,便直接请旨在京师城外每隔五十步设一粥厂,从京师到蓟州和通州的路上,每隔十里设一粥厂。
所以,朱厚熜在出城时,就看见白茫茫的雪地上炊烟密布,如整个京城的大地在呼吸一样,不停地冒着温暖的热气。
“等开春后昌化伯和玉田伯在扑买的西城荒地上建大量宅院时,就会用得着这些饥民。”
“但还是要尽快协助镇远侯在朝鲜开矿,这样也能减少饥民往关内跑。”
朱厚熜已经发现这些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