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四十一章 砸锅(3 / 4)

林军,无不说明依靠最下层的人虽然能得势,但却得不到天下。

沸反盈天热热闹闹到最后,取得胜利果实的无不是一方豪雄。

王勃见在场诸人谁也不开口,心中生出一股郁气。

那天他和骆宾王,唐敖谈论天下民心,起初他和唐敖站在对立面,觉得争取士族,士人,地方庶族地主的支持最为重要。

但是扬州军自从转战到淮南道寿州,王勃觉得唐敖当初的那些话未必没有道理。

争取支持虽然重要,但若是置最底层的百姓而不顾,无异于浮沙聚塔,最终将根基不牢转眼溃散。

王勃和骆宾王早就把扬州军的困境看在眼中急在心上,二人商讨过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砸锅。

不但要砸武则天的锅,就连地方庶族地主的锅也一并砸了,然后重打锣鼓另开张。

以扬州军之军令强行培植心向扬州军的地方庶族地主,而这就有一个前提,谁来做那令天下人瞩目的砸锅人?

徐敬业见众人既没有赞同骆宾王和王勃的提议也没有反对,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委实难以决断。

听从二人的建议,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扬州军面临的困境,甚至能拉起一支十数万人马的队伍。

但面临的反扑将极其剧烈,压力不光来自武则天,还有山东诸多士族,此举可谓先易而后难。

“事关重大须从长计议。”

徐敬业只能把这个话题转移,他是扬州军的主心骨不假,但也不敢冒险做出这等决策。

因为无论成功和失败,天下再大也将无他容身之地矣!

骆宾王和王勃脸上充满失望,二人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希翼。

二人都想到了唐敖,若是唐敖在此或许可以说服众人行那砸锅之举。

他们俩尽管先后投身反对武周匡复李显帝位的大业中,但说话的份量明显不足,缺少唐敖的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威望。

骆宾王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国公,正在静养的颜仙子或许有解决眼下缺粮的办法,不若我等前去求问,颜仙子并非凡人且高高在上,但看在唐侍郎的脸面上,如果有办法就一定不会推辞。”

如果说徐敬业是扬州军的主心骨,唐敖是扬州军之胆,那么和唐敖交好的修炼者,则是扬州军最大的依靠。

之前几次皆证明修炼者的能力非凡人可及,没有这些修炼者的支持,扬州军早已溃灭多时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