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露出极为开心的笑容。
“当然人多,听说这里有十几万人,乃是方圆百里最为繁华的城镇。”青儿说道。
韩华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大都穿着汉服,又和汉服有些不同,路上有骑马的,拉车的,步行的,仿佛来到了中国古代社会。
“卖烧饼喽,卖烧饼喽,好吃的烧饼!”
“糖炒栗子嘞,又香又甜的糖炒栗子!”
“刚出炉的煎饼果子,加蛋加肠,热乎乎的!”
……
街头巷尾不时传来的吆喝声,让这条街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大街两旁,摊位琳琅满目。
有烤得金黄酥脆的糖葫芦,一颗颗红艳艳的山楂果串在竹签上,裹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衣,诱人无比。
有手工制作的豆腐花,嫩白如玉,浇上特制的酱汁,撒上葱花、香菜,入口即化。
还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包子皮薄馅大,咬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令人回味无穷。
而在另一侧,则是各种好玩的手工艺品和杂耍表演。
有编织精美的竹篮、竹筐,上面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既有传统的花鸟鱼虫,也有现代的卡通形象,十分可爱。
有制作精巧的纸鸢,五彩斑斓,形态各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随时都能飞上蓝天。
还有那些街头艺人的表演,他们或吹拉弹唱,或翻跟头、耍杂技,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此外,还有一些卖玩具的小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竹制的陀螺、竹蜻蜓,有布艺的布偶、布老虎,还有那些用泥巴捏成的小人儿、小动物,栩栩如生,引得孩子们驻足不前。
三人穿行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这份热闹与繁华,有一种回归世俗的感觉。
“师兄,我要吃那个糖葫芦,小时候我最爱吃了。”到底是十五岁的年纪,紫芸看着这些好吃的饮食,口水都快要流了下来。
“这糖葫芦看着不错,我们一人一串。”韩华笑了一下,带着两人来到摊位前。
“好嘞,三串糖葫芦。”摊位老板热情地说道,然后手脚麻利地加工好,递给了三人。
“客官,一共十二个铜钱。”老板说道。
“给!”韩华接过糖葫芦,爽快地付了钱。
青儿也年轻,到底不过是二十岁的女孩,也很快被紫芸的活泼所感染,激发了女性逛街的热情。
两人不时被各种小吃和玩具吸引,兴奋地指指点点,韩华则微笑着跟在她们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