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媳妇跟爹娘的闲聊(2 / 4)

“爹娘路上没开销”

“我原先手里不还有点儿吗”

郭婉瑜心想婆婆也是真会藏钱,家里俩个儿媳妇谁也没摸清过她。

“对了娘,二郎中进士之后是不是有人上村里报喜村里热闹吗”

说到这个,卓氏就有话讲了。她从报喜的登门说起,说村里原先觉得二郎不太可能考上,大概就是去见见世面,没想到很突然的就有人敲锣打鼓来了,说他们村里出了进士老爷。消息传过来的当天,村里好几家人把早先二郎帮着写的福字和对联裱了起来,说是进士老爷亲笔写的要收起来当传家宝。反应慢点儿的睡了一夜大门口就光溜溜啥也不剩下了。

要说王辰考中进士之后,最高兴的是谁。当然是王家和郭家。第二高兴的呢

那就要数村学老秀才和镇上学塾的塾师。从前教过的学生发达了,他俩门槛差点被踏破,跟着有不少捧着钱去请他收下说想送自家娃儿去读。

镇上那个翻箱倒柜找出两篇王辰原先做的文章,弄了块板子请人刻上,就挂在学塾里,给后来的学生拜读。弄好这个之后他还摇头叹气说可惜了。

当初其实想给王辰说媒,虽然他连续出了几次意外,耽误了考秀才,夫子知道他有实力想着迟早能转运,就准备把侄女说给他。还没和两边提,王家闹了分家,因为分家的理由是王辰屡试不第,自然坏了他的名声,夫子就打消了原本的念头,没做这个媒。

听说王辰中举之后他就把肠子悔青了。

转身又中了进士,学塾先生想想还挺遗憾的,也是想到自己已经白捡了个大便宜,往后再不用愁学塾冷清,心里才平衡下来,心想是侄女没那个命。

卓氏说了一大堆,说得特别夸张,郭婉瑜听得云里雾里的。等卓氏说够了,问她京城这边热闹吗中进士之后是不是很多人来道贺

“娘您想想,三年一届科举,每次都能出百来个进士,京城百姓早不稀罕了。要不是出在自己家,听着顶多稍稍羡慕一下,哪会有什么夸张反应要说热闹,状元游街的时候是很热闹,道两旁挤满了都是人,给我们道贺的却不多,也就谢举人和他结交的朋友,还有李家和邻里几户。后来相公选上翰林院庶常更热闹一点,其实我也不是很懂,反正都说这职位好。选上之后相公整天也忙,在家的时间其实不多,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天擦黑才回来,回来还要进房去。我总想给他补身体,也没补得起来,吃得不算差,着还是清减了些,您了怕是要心疼。”

听着就心疼,不过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二郎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