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十八章(5) 真脏脉显现,预示生死:五脏对应天干死亡规律(1 / 2)

在中医理论中,“真脏脉”是一个较为深奥且重要的概念,它通常与五脏的严重病变及预后判断有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真脏脉”的含义,它指的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五脏之气败露于外的脉象,真脏脉,又称“死脉”、“败脉”,是指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五脏之气败露于外的脉象。这种脉象通常表现为无胃、无神、无根,即脉来无柔和之象,缺乏生机与活力,且脉体搏动微弱,难以触及根部。真脏脉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可以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能量状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我们看看天干地支。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记录系统,其中天干有甲、乙、丙、丁等十个,地支有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它们不仅用于标记年月日时,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风水等领域,以揭示自然界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规律。

首先,中医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万物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能量状态,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人体脏腑的归属上,肝被赋予了木的属性,象征着生长、升发和条达;而心则归属于火,代表着温热、光明和活力。

天干地支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时间记录系统,不仅用于标记年月日时,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风水等领域,以揭示自然界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规律。其中,“庾”和“辛”在天干中分别与木行有一定的关联。

当肝的真脏脉(即反映肝脏严重病变的脉象)出现时,意味着肝脏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生命活力趋于衰竭。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木生火,但如果木行过于衰弱,则无法生火以维持心火的旺盛。因此,当肝的真脏脉出现,并在与木行相关的“庾辛”日达到某种特定的病理状态时,生命的终结便可能随之而来。

同理,心的真脏脉出现时,表示心脏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火行的旺盛不再。火生土,但如果火行衰弱,则无法生土以维持脾胃等脏腑的正常功能。然而,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心火与天干地支中“任癸”的关联。虽然“任”并非直接对应火行,但结合古代中医理论中的特定解释和象征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任癸”日,心火的衰弱可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从而导致了生命的终结。

脾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土行,具有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的功能。当脾的真脏脉出现时,意味着脾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生命活力趋于衰竭。甲乙日属于木行,木克土,因此在甲乙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