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153、流民之潮(2 / 17)

而为,定能渡过难关。杨大人,来讲两句吧?”

杨尚书起身来到台前,笑道说道:“此番疏导流民乃是朝廷极看重之事项,陛下、中枢、各部官员都抬眼瞧着,若是出了偏差恐有责难。但若诸位能妥善安置,朝廷自然也不吝奖励。而户部也将根据诸县接纳情况来判夺赋税减免之事。如今还请各位百里侯将县中情况汇于我处。”

杨尚书是个挺幽默的人,一声百里侯倒是让场上的气氛不再那么压抑,各县令自然是上交了相关的资料,他便也就在台前翻阅了起来。

而一边翻阅他还一边说道:“不知诸位可知容纳流民可不光是将他们放入县中便好,还需考虑其中外民涌入之后的治安、瘟疫、教化等问题,绝非一蹴而就。诸位还请了解,到时可莫怪县中一塌糊涂了。”

这些县令给出的空缺多则三五百人少则七八十人,加在一起不过两万人的名额,比那二十多万起来也就刚够一个零头。

看得杨尚书是直摇脑袋,这会儿小王爷走了过来倒是看了一眼,这一看他眉头就皱起来了。

又拿了几份起来查看之后,更是眉头紧锁,接着他抬头呵斥起来:“你们就是如此为国分忧的?混账东西!”

县令们纷纷低下了头,而这会儿杨尚书拽了拽小王爷,侧过头低声说道:“殿下,你也莫要责怪,单独一县想要容留编外之民的确很难,先不说耕地,就光是住所都无法处置,能容留五百人便已是极好的了。”

小王爷背起手来长叹一声:“等那夏道生睡醒了再说吧。”

杨尚书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也没说出来,他刚从边关直接空降成尚书没多久,还不太清楚这朝中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只是知道这夏林的确是有些能耐,但却也不清楚这储君殿下为何对他如此客气。

这都不能说是客气了,简直可以用宽容来形容,他可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现在却要在这里等着一个县令睡醒了再进行讨论。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也不过如此,说起来倒是令人咋舌。

当时这杨尚书心里头就琢磨说:“此子当真有孔明之能?”

153、流民之潮 (第2/2页)

这还没琢磨完呢,就见夏林迷迷糊糊的站了起来,摇摇晃晃走到了前头:“抱歉……”

他揉着太阳穴,打着哈欠说道:“这几日实在是累了,各位对不住了。关于流民的问题,不知各位有何想法?”

小王爷指了指夏林:“你有话便直说。”

夏林点了点头,走到杨尚书旁边拿起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