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功,可加食邑千户彰显大魏于士者仁德兼备。”
鸿宝帝这会儿看上去是有些累了,挥了挥手道:“那便按高爱卿所言去办吧,高爱卿你且将事情置办一下。朕有些乏了,今日先便如此散了吧。”
“臣遵旨领命。”高士廉躬身领命。
而后散朝之后,曾明跟刑部、大理寺的两个头头快步的走出大殿,三人笼着袖子闷着头,这会儿大理寺寺卿满面愁容的说:“曾仆射,这个事怎么查啊,查河道衙门?还是查刺杀钦差?”
曾明皱着眉头:“查刺杀钦差就能查到河道衙门,查河道衙门就能查到刺杀钦差。”
“哎哟,这……”
这会儿他们突然看到高士廉正在前头踱步,曾明虽与高士廉政见不合是多年的老对手了,但毕竟同朝为官几十载了,天底下还没有比他更了解高士廉的,看到他那样子就知道他有话要说。
“高相,该焦灼的是我等吧,你怎的如此焦急啊?”曾明上去就调侃起了高士廉:“莫非高相牵扯其中不成?”
高相扫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满朝臣工谁不牵扯其中?你御史台去年失火重建可是花了七万两,钱是谁给你出的?河道衙门。刑部还有大理寺,谁没沾河道衙门的光?”
曾明抿着嘴无话可说,这会儿高士廉伸出手来将一张纸条透过袖子塞到曾明的手上:“曾相明察。”
说完他转身便走了,而曾明拿出纸条看了一眼,上头正是户部十三名官员的名单,包括两个侍郎,主要就是那个姓时的左侍郎,甚至他豢养杀手的生产线都被高士廉标注了出来。
曾明看了一眼高士廉的背影,小声嘀咕了一声:“老高是真狠啊。”
旁边刑部与大理寺的人都保持着沉默,大伙儿都当刚才自己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
之后的几天,刺杀钦差案破得极快,原本让所有人都头疼的疑难杂症,仅仅用了三天就先是京兆府审,审完了大理寺复审,然后基本就定了性,接着便是刑部复核,上呈中枢由左右二相批,二相批完皇帝终审,接着大印一盖,这事就算是完了。
而这个大印就是户部一堆人的棺材板,大印盖下的瞬间,首先就是告病的时侍郎被判了个抄家斩首,然后便是户部一堆人都跟着吃了挂落,反正最终赢家就是京城教司坊,一夜之间上货数百……
这会儿户部几乎都被杀空了,就剩下一个在外头处理去年蝗灾遗留问题的尚书和跟着他一起出去的右侍郎两个光杆司令。
“宾王啊。”
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