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正经的是要比夏林的官高了,从四品的侍郎人家要熬二三十年,马周两年便上去了,朝堂里的人那自然是说不出的羡慕,升级的速度比他娘的造反都快。
不过倒也不怪别的,主要是这几年整个大魏都动荡的很,朝堂里头的官员跟流水一样一批换一批,更替速度已经有些不正常了,他们手中着实也无有良臣可用。
而至于河道衙门的事,都抄了那么多户部官员了,自然河道衙门就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查到哪就处置到哪,而且处置方式也很有意思,那就是把雁门关的河道衙门和盐漕衙门里的主官停职罚俸、闭门思过。可谓是罚了跟没罚一样,而大伙儿心里也都明白,甚至就连皇帝心里都明白。
反倒是夏林,一道圣旨下去,他不光官复原职得金万两还得了食邑千户,虽然没加官进爵,但这已经完全达到了他的目的了。
只是现在夏林还不知道,因为他刚回到洛阳正在跟糖宝儿筹划着怎么去对付他唐家的宗族势力呢。198、朝堂震惊 (第2/2页)
“说。”
“那夏林本是江南道县令,之后被蝗灾屯粮一案波及,如今案子已经查清,夏林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臣以为倒不如趁此机会让其官复原职再赏金万两以彰其功。”高士廉十分认真的说道:“若陛下感念其护国有功,可加食邑千户彰显大魏于士者仁德兼备。”
鸿宝帝这会儿看上去是有些累了,挥了挥手道:“那便按高爱卿所言去办吧,高爱卿你且将事情置办一下。朕有些乏了,今日先便如此散了吧。”
“臣遵旨领命。”高士廉躬身领命。
而后散朝之后,曾明跟刑部、大理寺的两个头头快步的走出大殿,三人笼着袖子闷着头,这会儿大理寺寺卿满面愁容的说:“曾仆射,这个事怎么查啊,查河道衙门?还是查刺杀钦差?”
曾明皱着眉头:“查刺杀钦差就能查到河道衙门,查河道衙门就能查到刺杀钦差。”
“哎哟,这……”
这会儿他们突然看到高士廉正在前头踱步,曾明虽与高士廉政见不合是多年的老对手了,但毕竟同朝为官几十载了,天底下还没有比他更了解高士廉的,看到他那样子就知道他有话要说。
“高相,该焦灼的是我等吧,你怎的如此焦急啊?”曾明上去就调侃起了高士廉:“莫非高相牵扯其中不成?”
高相扫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满朝臣工谁不牵扯其中?你御史台去年失火重建可是花了七万两,钱是谁给你出的?河道衙门。刑部还有大理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