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
这一晃也过了五年了,当年毛糙的小伙子如今也已经打磨出来了,不管是赈蝗灾纳流民还是守洛阳平雁门,一件件一桩桩都彰显出了此子的能耐,先不说其中智慧多少,光是那份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心境,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赛诸葛反正是认为将来大魏的宰相一定是夏林的,天下之才他恐占了八斗,丹徒叶良辰占三斗,小王爷他娘的倒欠一斗。
但是现在夏林身在远方没办法果断处置手上的难题,殿下又是个六神无主的样子,事情可真是麻烦。
而就在这时,外头的宫人过来禀报殿下说有人求见,旁边的殿下正因为一夜未睡头疼欲裂,听到有人求见却是有点不太耐烦的准备挥手说不见。
这会儿朱先生却拦住了小王爷:“殿下,此时此刻前来求见者,说不定就是有法子的人。”
听到他的话,小王爷这才强打起精神来,命人将求见者带来,而这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夏林嘴里可爱的小儿子叶良辰。
他走进屋内拱手行礼,小王爷见是他,倒也没客气:“自己找个地方坐,我这头疼欲裂,不想说话。”
叶良辰拉过一张凳子坐了下来,沉默了几秒钟之后便开口道:“殿下,臣有一计可缓当前危难。”
“讲!莫要犯你那读书人的毛病,直说便是了。”
“是。”叶良辰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如今朝堂之内互相猜忌,彼此之间势成水火。与其枯坐干等,倒不如……”
“说!”小王爷眉头紧蹙:“莫要卖关子。”
“倒不如寻些蛛丝马迹、寻些代罪羔羊。常言道,真假对错,无关痛痒,世事只要能给出个交代,那自然便是完满。听闻御史中丞潘大人正在调查岭南王谋反诸事,而今他被杀,如无意外便朝中与岭南王有勾结之人,如今岭南王伏法,死无对证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参与谋反之事,所以定然有人会出此下策。”
听到这里这小王爷倒是坐直了身子:“你继续说下去。”
239、京华风云 (第2/2页)
“让京兆尹、大理寺随便弄几个死囚,说是杀人者。然后将其缢于牢狱,便说畏罪自杀。虽然他们并未招供,但从他们所租住的住处搜到了一些岭南的物件,届时殿下便可以岭南余党之名,将事情盖在他们的身上。届时殿下只需一声令下,岭南剿匪去,便能平息朝中怒火。”
叶良辰眯起眼睛:“反正岭南余党也要剿灭,谋反已是杀无赦,再给他们一个谋害朝中大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