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只求功成必定有我。
夏林的《天工开物》从五年前开始编纂,几乎是从他一来到浮梁这边就起了个头,后来鹅湖书院的工学院每个月都会往上增补,能想到的一切技术都可以进行抄录,然后送审后决定是否进行录入。
如今的天工开物虽然还只有夏林理想中的不到百分之十,但却已有三百三十万字,涵盖四十五个大类,七百多个小类。从衣食住行到行军打仗,从天文地理到抗灾减灾,化学、数学、物理、医学等等,所有门类均有涉及,只是还是刚开始没多久,有些东西还没考究完成,不然字数可能直接要干上三千万。
孙思邈对其的评价为“杂学之精,四书五经无可比之”。
书院的工学院甚至都已经开始使用它来进行教学,反正很牛逼就对了。
那这就有人要问了,你夏林拿着手机呢,为什么不知道把所有知道的都抄下来,还编什么编呢,又花时间又费钱。
呵……他倒是想呢,但技术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要不他现在分享一个可控核聚变技术出来?
光一个枪管的热处理就折腾了多久呢,最后还是冶金矿产等等产业发展起来之后,能初步的制造合金了,枪管这才有所发展。
五年、六年,在工业领域不过就是一眨眼的事情,即便有作弊器在手,也只是把时间缩短十倍左右,制造业动辄百年发展,所以十年上下才是一个坎。
不过也挺不错了,哪怕十年夏林也才二十五六,要不说出名得趁早呢,年轻就代表着有无限可能。
第一个五年是奠基、第二个五年才是发展、第三个五年是巩固、第四个五年是强化。四个五年下来,才算是摸到了工业的边边,而那时夏林才不到四十。
言归正传,现在这公主殿下正在接受手术,夏林也没法进去,他就坐在医学院外头的椅子上拿着个炭铅笔在那琢磨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他现在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完全一套属于自己的非常规情报体系,也就是间谍这玩意是要弄起来了,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特工体系的国家,这玩意一直都有,但作为内行的夏林心里明白培养一个这样的团队究竟要花多少钱。
现在他是真没多少钱,大部分的资金都供给产业升级和军队上了,剩下的都在做粮食储备。
每年交完税之后,衙门的账目上可能就剩下不到十万两银子,这十万两银子还要负责整个县里的基础建设、水利和民生保障,还要补贴医疗和扫盲教育,着实有点捉襟见肘。
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