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这个价格可不够诚意。
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我再让一步。
四亿美元,出售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张学凉不紧不慢地说道。
谈判本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双方往往会在最初提出看似离谱的条件,然后在不断的协商中逐渐缩小分歧。
尽管一开始双方分歧巨大,但只要都有诚意继续谈下去,最终达成一致并非不可能。
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张学凉和大卫·洛克菲勒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全力以赴,而这场谈判的结果,将对双方的商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这场谈判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个条件的提出与回应,都像是双方在战场上的一次交锋。
张学凉深知,自己不仅要为华盛集团争取最大利益,更要为未来国家的发展积累资本。
而大卫·洛克菲勒,也代表着洛克菲勒家族,试图在这场交易中获取最大的蛋糕。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张学凉详细阐述了油田的潜在价值,从石油储量的进一步勘探数据,到未来油价的走势预测,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提出价格的合理性。
他指出,随着全球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坎塔雷尔油田的战略意义将愈发凸显。
大卫·洛克菲勒则从投资风险、运营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反驳。
他强调,在墨西格这样不稳定的地区开采石油,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如政治动荡、安全威胁等,这些都将增加投资的风险和成本。
谈判桌上的气氛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突破口,试图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
张学凉明白,自己在这场谈判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努力争取着每一分利益。
经过数轮激烈的交锋,双方的分歧逐渐缩小。
大卫·洛克菲勒在张学凉的坚持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底线。
他意识到,张学凉对油田的价值有着清晰的认知,想要以低价收购股份并非易事。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谈判,双方在价格和股份比例上达成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
张学凉成功为华盛集团争取到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而大卫·洛克菲勒也认为这个方案在洛克菲勒家族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场谈判的成功,不仅为华盛集团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为张学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