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能大破魏军的猛人哪是他能对付得了?要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当时还不如留在江陵做个土皇帝,不来淌建康的这趟浑水呢。
卞范之似是猜出了桓玄的心思,捋须劝道:“南郡公,卫将军虽兵威赫赫,但您手上也有北府军,右将军(桓修)经营京口数年,早已将北府军收为已用,以北府军之深厚底蕴,卫将军未必能讨得了好,而且卢循与刘道覆也有数万精兵坐镇始兴,即使不敌卫将军,拖上个数月却是不在话下,所以您应该尽快行代禅之实,先把大义名份拿在手,以大楚举国之力又何惧那广州一支偏师?”
“好!”桓玄也明白自己已经没了退路,于是一口应道:“三日之后,我即楚王位,立楚国!”
......
京口的一所不起眼宅院内,刘裕与刘穆之也在商讨着有关卫风的消息,他们与桓玄不同,没有半分怀疑,只是震惊而已。
刘裕苦笑道:“我那好兄弟果然不同凡响啊,这几年里,他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威名,而我则缩于桓修手下不敢妄动,差距越拉越大,这还如何与他争夺天下?”
刘穆之也是发了会儿怔,才劝道:“将军不必灰心,北府军虽看似支离破碎,实则根基未损,只要桓玄代禅,您振臂一呼,北府将士必群起而应之,攻取建康不在话下,您站稳阵脚之后再攻南燕,卫将军虽有大败魏军的威名,又如何比得上您破灭一国?
卫将军是厚积薄发,您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您可观天下形势以定行止,若卫将军盛极而衰,您立刻发兵攻打,若无隙可趁,您也可封疆裂土,依建康再谋大事!”
刘裕摆摆手道:“请先生放心,我并非心存退缩,只是感叹此人运道之强罢了,无论如何,我岂会不战而降他?好了,即然卫将军大破魏人,桓玄必会有所震动,若我所料不差,最迟明年,桓玄将代禅,这段时间里,请先生带个话,着希乐(刘毅表字)、无忌他们小心行事,一旦桓玄代禅,咱们必须要抢在卫将军之前夺取建康!”
“穆之明白,这就离去了!”刘穆之拱了拱手,小心翼翼的把院门打开,在确定无人监视之后,这才若无其事的向外走去,过了片刻,刘裕也施施然的离去。
由于卫风大破拓跋仪,使得江东暗流涌动,各方都在紧密谋划,而卫风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航行之后,于一月中旬抵达了番禺,在接受了群僚们的祝贺之后,立刻就问起了桓玄的动向,在听到桓玄称了楚王,不禁长长舒了口气。
卫风的战马实在太多了,多到了让他难以承受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