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承白见到司理理时。
皇宫深处,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以及一丝金属摩擦的混合气味。
庆帝端坐于御案之后,指尖捻着一枚刚刚成型的箭头。
殿内光线幽暗,唯有几缕光透过窗棂,映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
他低垂着眼帘,手指稳定有力,一丝不苟地打磨着箭头的边缘。
那动作缓慢而充满力量,仿佛不是在打磨箭头,而是在磨砺某种决心。
这箭头,似乎要饮尽世间一切阻碍。
“侯公公。”
庆帝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他的语调平稳,听不出喜怒,如同湖面般不起波澜。
“李承白那小子,最近在鼓捣什么?”
他甚至没有抬头,目光依旧胶着在那枚泛着寒光的金属上。
站在一旁的侯公公闻声,立刻向前一步,深深躬下身子。
他的姿态恭敬到了极点。
“回陛下。”
侯公公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
“三殿下这几日……先生布置的功课,似乎还未完成。”
他顿了顿,观察着庆帝的脸色,才继续道。
“今日,又偷偷溜出宫去了。”
庆帝打磨箭头的动作微微一滞。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他抬起眼皮,一丝清晰的厌恶浮现在他那张威严的脸上。
“哼。”
一声冷哼从鼻腔发出,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悦。
“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他的声音冷了几分。
“真真是朽木不可雕!”
箭头在他指尖转动,寒光更甚。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转向了南方。
“范闲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与方才对李承白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
侯公公不敢怠慢,连忙再次躬身。
“回陛下。”
他的语速快了几分,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小范公子在澹州可是声名鹊起。”
“当地人都称赞他才思敏捷,聪慧过人。”
“更是有人说,小范公子博古通今,简直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一般。”
侯公公的描述绘声绘色,极力渲染着范闲的优秀。
庆帝听着,脸上的冰冷终于消融了几分。
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笑容爬上他的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