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给谁?
赵立春没有急于解释,他似乎很享受这种掌控全场注意力的感觉。
他拿起桌面上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文件,虽然并未翻开,但这个动作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胸有成竹的信号。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文件封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我们要将一部分过去由政府牢牢掌握的管理权限,下放给企业。”
“让企业,尤其是我们的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给他们松绑,让他们活起来。”
“同时,”
他的语气加重,目光扫过全场。
“我们也要让利于民。”
“改革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发展,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要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更深的静谧。
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被赵立春这番话语,以及话语中蕴含的决心与魄力,深深震撼了。
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历过过去的运动,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部就班。
对于市场经济,对于放权,对于让利,内心深处充满了疑虑甚至是不安。
这种改革,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风险谁来承担?
“这样……真的能行吗?”
终于,又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带着浓重的忧虑,忍不住提出了疑问。
一直沉默的陈岩石,此刻眼神骤然一凛。
机会!
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再次出现了。
赵立春刚刚用“吹空调”的问题,巧妙地转移了焦点,让他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憋了一肚子火。
现在,这个“放权让利”的提法,听起来美好,却充满了潜在的风险。
这正是他可以再次发起攻击的突破口。
“赵市长!”
他几乎是立刻接上了话头,不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
“照你这么说,放权给企业,让企业自主经营,那国家的计划指导还要不要?”
“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定价,利润分配,如果国家不能有效掌控,完全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这市场岂不是要乱套?”
“如果因为放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滋生贪污腐败,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你承担得起吗?”
陈岩石目光灼灼地盯着赵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