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章 进京面圣!被震撼的田纪晕: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1 / 3)

至于为何非要去京都。

原因再简单不过。

赵立春很清楚,自己那份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改革方案,要想顺利推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不能在汉东省内部的角力中被扼杀于摇篮。

他需要来自更高层级的力量,为这份方案保驾护航。

审视当前的汉东省委格局。

省委书记即将退居二线,影响力日渐式微。

省长钟正国,还有那位省政法委书记梁群峰,立场都明显倾向于保守。

就算那位态度暧昧的市委书记王山,最终能够倒向自己,又能如何。

只要省里这两座大山不点头,甚至稍加阻挠,他赵立春在京州推行改革的步子就迈不开,处处都会受到掣肘。

大刀阔斧,无从谈起。

所以,他必须去京都。

必须“面圣”。

必须在权力中枢,在阁内,找到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理念的人。

唯有获得那里的明确授意,甚至是强力支持,他才能挣脱汉东省内部错综复杂的束缚,放开手脚,在京州市这片试验田上,真正按照自己的构想去施展,去改革。

跳过省委直接向中泱汇报。

这在等级森严的官场体系中,无疑是触犯了潜规则,是犯了大忌讳的行为。

正常的流程,应该是逐级上报,获得省委主要领导的认可,再由省委统一向中泱请示。

但赵立春不同。

他脑海中装着的是来自后世的记忆与认知。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改革的浪潮一旦启动,便如钱塘大潮,奔腾向前,不容片刻迟疑。

时间的紧迫性,不允许他按部就班,被那些陈旧迂腐的规则捆住手脚。

改革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

……

几乎就在赵立春下定决心启程的同时。

遥远的京都,一场级别极高,影响深远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会议地点设在核心区域的一间庄严肃穆的会议厅内。

主题直指当前龙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症结。

即对国内推行了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估与反思。

会议由时任内阁副总万理亲自坐镇主持。

他神情严肃,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核心成员。

会场内,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热烈。

每一位与会者,都是国家经济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