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政策的助力。
赵立春心中明镜似的。
李为民的用意,他一清二楚。
但他并未急于表态,脸上神色不变。
他沉吟片刻,目光依旧望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仿佛在欣赏风景。
他的回答显得中规中矩,滴水不漏。
先是感谢了李书记的关心,汇报了京州的一些基本情况,避重就轻。
言语间,既没有过分热络,也没有丝毫疏远。
直到谈话临近结束时,他才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过头。
“李书记,感谢您的关心。”
“我确实有一事相求。”
他语气诚恳,目光坦然。
“希望您能在近期的省委会议上,或者其他合适的场合,能够明确一下。”
“明确京州市作为汉东省经济特区的定位。”
“这一定位,对于我后续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他深知,自己在京州市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会触动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尤其是那些习惯了旧有模式的地方势力。
提前获得省委书记层面的公开背书,拿到这块“金字招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掣肘和麻烦。
这比任何私下里的承诺都更为有效。
“没了?”
李为民的眉毛微微挑起。
一丝诧异掠过他的眼底。
他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赵立春会借此机会提出人事安排,索要政策倾斜,甚至争取项目资金。
这些都是官场常见的交换。
可赵立春竟然只要一个名分?一个早已存在,只是需要再次强调的定位?
他不要钱,不要权,甚至……连一个明确向自己靠拢的姿态都吝于表达?
“这位年轻的赵市长,究竟是真正的高风亮节,还是城府深沉到了极点?”
李为民心中暗自思忖。
他试图从赵立春平静的表情中看出些什么,却发现对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一汪深潭,难以见底。
一时之间,他这位宦海沉浮多年的省委书记,竟然有些看不透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而且,赵立春提出的这点要求,能算得上是要求吗?
这不过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在省委会议上强调一下京州的特殊地位,顺理成章,甚至可以说是政治正确。
李为民微微一笑,之前的些许疑虑被他暂时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