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站在一旁,目光同样被金榜吸引,赶忙补充道:“爹,您再瞧,老四可不单是武功卓绝。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那简直是古今书籍的大汇总,说是古代百度百科全书都不为过。而且,他还派郑和率船队浩浩荡荡下西洋,所到之处,万国来朝,把我大明的声威远播海外,这阵仗,就跟办了场明朝世博会似的!”
朱元璋一听“下西洋”三字,顿时炸了毛,胡须都气得抖动起来:“啥?海外?咱当初可是明令禁海的,这逆子,是要翻天不成?竟敢违抗我的旨意,动我定下的规矩!”
说着,伸手就去抓一旁的拐杖,作势要找人算账。
朱棣见势不妙,忙不迭上前,脸上堆满了惶恐,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爹呀,这都是未来的儿臣干的事儿啊!如今儿臣在您面前,连杀鸡都胆战心惊,哪有那等魄力哟。”
心里却暗自腹诽:“要做也是做个逍遥藩王,这金榜咋把我未来都抖落出来了!”
马皇后在一旁瞧着,不禁翻了个白眼,轻声调侃:“您活着的时候,他哪敢放肆。
可如今,您成了先帝爷,他是永乐大帝,隔着生死,您还能真揍他不成?要不,您驾崩前先把他从族谱里拉黑得了。”
“你这老太婆,怎么胳膊肘往外拐!”
朱元璋瞪了马皇后一眼,可心中的怒火却稍稍消了些。
朱标赶忙出来打圆场,赔笑着说:“爹,您消消气。您看老四,文能主持编修大典,传承文化;武能征战沙场,封狼居胥;还能派遣船队,开展外交。这妥妥的六边形战士皇帝啊!而且您看这万国来朝的盛景,比您的洪武之治还要热闹几分,可不就是大明的PLUS版嘛!”
朱元璋听了,神色缓和了些许,可目光落在“禁海解除”四个大字上,又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众人:“咱是不是错了?禁海虽说保了一时安稳,却也断了对外的往来。老四此举,打开国门迎万邦,似乎……更有远见。”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等等!他干这些事儿,用的还是咱攒下的钱吧?!”
朱棣吓得“扑通”一声跪地,磕头如捣蒜:“爹!您放心,我猜海外贸易收益颇丰,郑和船队一路带货,赚回来的金银财宝可比军费多多了,都充实了国库,为咱大明增光添彩呐!”
马皇后也跟着帮腔:“陛下,您瞧瞧,老四如此优秀,又是封狼居胥,又是修大典、下西洋,在帝王里那可是独一无二的三栖巨星,您该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