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再改,三番五次的改。
一个月后,催东来还是放弃双滑轮了。
呃,催家小少爷还是想搞定的,主要是铁匠老李、木匠老鲁、弓匠催来财老哥们几个都累的要撂挑子不干了。
滑轮之间不能超过两丝的误差,重量误差不能超过半铢!
半铢是多少?
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
双滑轮系统可谓真的是锱铢必较。
做不出来一模一样的滑轮,双滑轮弓就没啥大用途了。
东秦军普通大头兵,开的‘一石弓’抛射二百余步,换上这种滑轮‘三石硬弓’后抛射五百步,杀敌距离三百步。①
当然三百步外散布之大简直让人无语。
两个字来形容——飘逸。
两个滑轮,每射个几箭,就要打理调节。
虽然箭阵是大队人马抛射,但是你几箭抛射过去后,偏差近百步有啥意思?尤其两军冲杀到一处,箭阵抛射敌方后阵之时,估计一少半流矢都落自己人脑袋上。
一百步倒是射的准许多了,敌人也能射到你了。
改!
连图纸一起改!
改成单滑轮弓。
催家庄私塾,上课三天休一天,这一天别家小子可以肆意游玩。崔东来作为催家小少爷,就必须加班加点练习箭法。
隔三日一早,单轮弓完成之时,催东来正好又在练箭。
靶场上催家小少爷拿着单轮滑轮‘三石弓’,带着玄铁扳指,脸都憋的通红才开弓射了三箭。
“玩不了。”
催东来反手把弓抛给大牛,说道:“送回去再改,改成‘二石弓’”。
这少了个滑轮,三石弓就不是他这个八岁多的半大小子能够玩的了的。
工匠们也算玩熟了这一套了,不到半日就把二石弓给小少爷送了过来。
这回可算是逞心如意了,崔东来在靶场上连射了几十箭,三十步靶十中七八。单轮比双轮,少了个轮,精度提高了太多,也基本不用打理调节。
简单,易用,省力一半。
“安逸啊!太安逸了。”
用上两石弓换上重箭,箭法威力立刻暴增。
催家无影箭法,讲究的就是一个快、狠、准。
快字,瞄准快、出手快、箭速快。
狠字,用强弓、使重箭、练箭气。
准字,眼前箭、心中箭、如意箭。
准字,放在最后,反倒是最重要的核心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