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居相上奏的内容,关于陕西流寇入侵平阳的情况:
我家乡进入夏天以来,突然有陕西的流寇分散进入平阳地区。他们趁着蒲县县官外出公干的机会,闯入城中,搜刮库房,劫掠牢狱,抢夺妇女,杀死数名官兵,射伤一名领兵官和一名支解生员。
流寇所到之处,气势十分猖獗。现在听说他们正在围困石楼,形势十分危急。如果这样下去,平阳一府将会陷入动荡,整个山西的局势也会变得危险。山西一旦危急,神京(京城)的右臂就孤立无援了。
内地长期太平,百姓不熟悉军事,流寇所到之处,百姓如同摧枯拉朽般被震动。事态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能依靠什么而不害怕呢?我请求皇帝敕令巡抚,一方面发兵剿捕流寇,另一方面设法解散流寇,同时要加意赈济百姓。
另外,还要行文通知各州县,选拔训练乡兵,各自守卫本地。同时,应该告诫陕西的巡抚和按察使,既然事起彼省,就必须合力剿灭流寇,不能各自为政,将责任推给他人。
至于工部所需的十万工料价,必须行文迅速兑付,并按照分配购买人役,逐名散发,不要让贪官污吏借机中饱私囊,导致皇恩虚授。
从今以后,一切征调暂时放宽,饥军的月粮要迅速凑补,而宣大调过来的兵马器械也要早日补足。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内地,消除祸患。
皇帝认为山西地区已经十分繁重,再加上流寇肆虐,形势难以控制,于是命令巡抚迅速剿灭流寇。至于应该放宽、体恤、严防等事务,必须切实执行。工料价由有关部门先行发放。
兵科左给事中刘懋上言:如今天下百姓困苦,盗贼四起,各地都有告急的奏报,其中尤以陕西的流贼最为严重。
陕西的流贼并非从其他省份流窜而来,而是由延庆一带的边贼和土贼勾结而成。延庆靠近边境,除了正规的士兵外,当地的军余(退役士兵)和地方上的壮汉都擅长骑射。
他们平时不务正业,常常趁机抢劫,这就是所谓的“边贼”。而谷木、宜雒等地的豪强家族,有的抗粮不交,有的因私仇械斗,往往招揽亡命之徒,结党抢劫杀人,这就是所谓的“土贼”。
边贼依靠土贼作为藏身之所,土贼借助边贼作为羽翼,因此六七年来,韩城、蒲州等地时常被抢掠,但人数不多,巢穴也容易被剿灭。
然而近年来,由于连续三年的灾荒,饿死的人遍地都是,无知的百姓纷纷加入贼寇,使得贼势愈发壮大。他们开始在泾原、富耀等地流窜抢劫,烧杀抢掠的行径不亚于外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