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前线的炮火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没有刀光剑影,却更加阴险致命的战争,已经悄然在赵国都城邯郸打响。
天幕的画面,如同一个无处不在的眼睛,捕捉着这场暗战的点滴。
邯郸城内,最繁华的酒肆之中。几名衣着普通的商人模样的人,正一边喝酒,一边“不经意”地高声议论:
“唉,听说了吗?前线又打败仗了!廉颇老将军只知道死守,白白损耗兵力,一点进展都没有!”
“可不是嘛!我听说啊,秦军那边都传开了,说他们一点不怕廉颇,就怕咱们赵国的马服君赵括将军!说赵括将军要是去了,他们早就望风而逃了!”
邻桌的食客们听到这些议论,纷纷侧耳倾听,有的点头附和,有的面露忧色。
画面切换到一处达官贵人的府邸。一位巧舌如簧的说客,正对着府邸主人唾沫横飞:
“大人!廉颇老矣,怯懦避战,实乃我赵国之耻!长此以往,国威何存?那白起何等凶残?岂是固守就能抵挡的?唯有主动出击,方有一线生机!而能担此重任者,非马服君赵括莫属啊!”
府邸主人捋着胡须,眉头紧锁,显然被说动了心。
这样的场景,在邯郸城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这些流言,如同精准投喂的毒药,恰好迎合了部分主战派官员和急于求成的赵王的心思。
“廉颇拥兵自重,故意拖延战事!”
“赵括乃名将之后,少年英才,必能大破秦军!”
“再不换将,赵国危矣!”
……
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夹杂着刻意煽动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原本对廉颇的尊敬和信任,开始被怀疑和不满所取代。要求临阵换帅,启用赵括的呼声,越来越高。
天幕前的诸天观众,特别是那些来自宫廷、官场,或者经历过信息战、舆论战的角色,看得是既熟悉又心惊。
“典型的反间计!而且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某位以智谋著称的狐族军师冷笑一声,“急功近利,猜忌功臣,这是很多统治者的通病。”
“太卑鄙了!战场上打不赢,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一位信奉骑士精神的战士愤怒地捶打着桌子。
“舆论真是可怕的武器。无形的刀,杀人于无形啊!”某个经历过星际网络战争的文明代表,深有感触地说道。
“这秦国不仅军事强大,玩弄阴谋诡计也是一把好手!这个华夏文明,真是让人越来越看不透了。”
“关键在于那个赵王!他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