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尧因此忧心不已,常常夜不能寐,身为人族共主,面对这种惨状,尧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召集了人族的诸多先贤,决心要消灭水患,还世间一个安宁。
“在座诸位都是我人族智者,如今水患当头,苍生受苦,百姓受尽了磨难,此等灾难,若不加以遏制,世间将永无宁日。
这滔天洪水必须要被治住,方能拯救万民于水火。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听到尧的询问,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纷纷进言,最终在众人的争论之下,不约而同的推举鲧来承担治水之责。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性情乖张,不可轻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权衡再三,暂且将治水的艰巨任务委任给鲧。
鲧起初做的确实不错,他在岸边设置河堤的障水法,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
尧暂时放下了心,开始寻找一位能承其大位之人。
某一日,帝尧召集四方部落之首领共商此事,众人齐聚,皆一致力荐舜。
能被众人共同推举之人想来必有不凡之处,帝尧心起好奇,遂令众人详述舜之事迹。
众人详细叙述尧舜所做之事后,帝尧心生欢喜,决意深入考察。
经过考察,帝尧见其德厚能深,然年纪尚轻,遂决定让舜暂代人族共主之位,他在舜背后帮忙。
舜接任首领之位后,节俭勤劳,与百姓同甘共苦,众人皆对其深信不疑。
数年之后,帝尧满意的卸下人族共主之位,去往了人族祖地,舜念及旧情,欲将首领之位让予尧之子朱丹,然众人皆极力反对,舜无奈,终正式成为部落联盟之首,天下共主,世称舜帝。
值得一提的是,舜同样也是无人教导,通天派出了无当圣母去寻最后一位五帝,无当圣母不知怎么竟一直在救助被洪水侵扰的人族,并未去把心思放在人族共主之上。
通天虽然无奈,但也没有强迫自己的弟子。
舜登上帝位,第一件事便是制定律法,他深知法律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登位后即命令皋陶统一制定法律,向全国颁布统一法规。
常用刑罚被精心镌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加以宣传,用流放宽待应受五刑的罪犯,以鞭打为官刑,板打作教学用刑。甚至规定犯罪可以赎罪,此做法为后世法制所沿用。
四海之内自此有了统一法度,百姓依法行事,心悦诚服,盛赞其治天下之道。
舜体恤民情,执政为民。登位后躬身自明,礼贤下士,广开言路,开诚议政。精心治理天下,以善施政,开创明君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