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来,这和她拿出来的高产粮种,还有成功抵御雪灾一事脱不开干系。
这样很好,像顾远之这样有能力且正直的官员,就应该到更好的地方发光发热。
翌日一大早,何项北就赶去了县衙。
看到何项北,顾远之直接将他叫去了书房。
“本官要去京城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
何项北点了点头:“嗯,大人还有什么需要交代我的?”
顾远之拍了拍何项北的肩头:“你跟着我已经有半年多,办事稳妥,心思缜密,我对你很是放心。
此次我进京任职,事情比较匆忙,新任县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
希望我离开以后,你和师爷一起,将衙门守好。
昔阳县的百姓淳朴善良,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总算让这里有了些起色。
你与师爷代职期间,务必以民为本,继续推行我们之前的政策,切不可因我离开而有所松懈。
尤其是春耕秋收、赋税征收等事务,务必公平公正,不可让百姓受苦。”
何项北神色肃然,郑重抱拳:“属下明白,定当谨记大人的教诲,绝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顾远之不舍的看了一眼自己用了快两年的书房,眼中有些不舍。
他摆手道:“好了,你去忙自己的事情吧!”
何项北抱拳离开,过了许久,他仍旧觉得有些不真实。
顾远之是难得的好官,若是没有他,不说其他,就冬季那场雪灾,昔阳县境内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这么好的地方官,就要入京了,可以说,是昔阳县境内百姓的一大损失。
转念一想,顾远之入京为官,可以惠利更多百姓,这样,才能更好展现出他的能力。
想通这些,何项北送给顾远之更多的则是祝福。
昔阳县没什么好玩儿的,传旨官在客栈住了三天,就有些不耐烦了。
他只能上门催促顾远之,早些启程。
顾远之虽然对昔阳县心有不舍,但想到自己早晚都是要离开,便没有拒绝。
在接到圣旨的第四日一大早,他带着老母亲准备启程。
百姓们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一大早就等在县衙外面相送。
几位秀才手捧万民书送到顾远之的手中。
几位秀才手捧万民书,恭敬地递给顾远之,眼中满是敬仰与不舍。
其中一位秀才上前一步,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大人,您在昔阳县为官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