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份报告,不能埋没在这里!走,跟我来!”
说着,陈部长拿着报告,不由分说地拉着祁同伟,快步走向正在和镇领导寒暄的副县长。
“张县长!”陈部长几步上前,将报告递了过去,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您看看这个!
这是我们所里的小祁同志写的,关于咱们县基层治理的一些想法,我觉得非常有见地!”
那位姓张的副县长闻言,有些好奇地接过报告。
他分管政法工作,对基层治理的难题深有体会。
起初他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年轻人的练笔之作,可当他的目光落在标题和摘要上时,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他翻看的速度越来越快,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神中流露出与陈部长如出一辙的震惊和赞赏。
办公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有副县长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镇领导和所长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都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那个身姿挺拔的年轻人——祁同伟身上。
终于,张副县长放下了报告,抬起头,目光如电般看向祁同伟,沉声问道:“祁同伟同志,这篇报告,是你独立完成的?”
声音不大,却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是的,县长。”祁同伟不卑不亢地回答,目光平静地迎向副县长的审视。
张副县长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报告封面,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脸上露出一丝欣赏的笑容。
“文章写得很好!
有深度,有问题,有分析,更有解决思路!
特别是关于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切中时弊,很有启发性!”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想法虽好,要真正落地,困难可不小啊。
就说这个‘乡镇赋权’,涉及到部门协调、利益博弈,不是一纸报告就能解决的。
你觉得,推行的最大阻力会在哪里?”
这是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既是在考量祁同伟对体制运行的理解深度,也是在观察他的应变能力。
祁同伟心中早有腹稿,从容应答:“县长,我认为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县级部门的权力不愿下放,而是基层承接能力的不足和监督机制的缺失。
因此,‘赋权’必须与‘强基’和‘严管’同步进行。
一方面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提升其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另一方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