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上,岳飞被杀害之后,百姓们纷纷怀念他,为他鸣不平;读书人纷纷上书为他伸冤,死后也有百姓祭奠,似乎还出现了六月飞雪的景象。可实际上,岳飞死了就白死了,冤死就就冤死了,不论是投降派,还是主战派都是集体变成了哑巴,读书人也没有上街喊冤,在他们看来一个武夫死了就死了,没什么了不起的。狄青死了,他们麻木不仁;童贯死了,他们也是麻木不仁;岳飞死了,也是麻木不仁。
读书人,依旧是风花雪月,泡妞把妹,在他们看来只是死了一个跋扈的将军,只是死了一个乱臣贼子。
岳飞也是和蔡京、童贯之流,一起为伍,遗臭世间。
而到了宋孝宗时,为岳飞平反,也不是因为岳飞受了冤枉,而是因为北伐需要一个光辉人物做正面宣传。
岳飞是主战派,可是同为盟友的主战派大臣,没有一个替他说一句话,因为他的人缘太差了。
满朝大臣,只有一个韩世忠为岳飞喊冤,在大宋百姓中,也只有岳飞曾经阻止过皇帝屠城,保存了百姓,那些百姓感谢他。除此之外,再也没有。
,有人归于秦桧,有人归于宋高宗,有人归功于宋朝的反间计。其实岳飞最主要是南宋初年文武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也是南方派与北方派争斗的牺牲品。
其实,有迹可循。
宋朝一直存在党争,党争又分为两大块,一个是文武之争,一个是南北之争。
文臣与武将,一直为朝堂权力而争斗,在宋朝文臣一直处在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在战争时期,权力会倾斜于武将。那时为了保持文臣在朝堂的绝对话语权,所谓的洛党、蜀党等,所谓的投降派和抗金派,往往联合在一起,打击武将,比如狄青因为功劳太大,遭到文臣的忌惮,以谋反罪名,被贬而出。
而岳飞也是如此。
在靖康之耻,汴梁陷落时,大宋的文官体系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而武将却在抗金中,势力不断扩大,最后甚至是处于绝对优势。于是文臣为了自身权力,打击武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可是文臣不管这些。最后淮西兵变,一部宋军投降金国,淮河防线势力大损。
后来更是拆解掉武将权利,兵马肢解开,肢解导致南宋军队下降到了极点更是杀害岳飞,自毁长城。
在大宋初期,北方官吏处于主导地位,宰相多是处于北方人;可是南方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渐渐扳回了劣势。到了汴梁陷落,北方官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南宋初到灭亡,都是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