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愤怒时,心情却很平静;在很平静时,却心中很是愤怒。皇帝讲究息怒不形于色,实质上就是喜怒无常,使世人把握不住节奏。
“微臣,知罪!”
张浚起身跪倒在地,忐忑不安的心情,总算是放了下来。
皇上嘴上骂人,总胜过嘴上不骂,记在心中。
“可写了请罪折子?”
“微臣已经写了,已经上交了三分!”
“嗯!”赵朴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太监道:“给朕找出来!”
太监连忙下去,在箩筐中,开始寻找。
折子太多了,数量多的,根本批阅不过来。尽管有内阁负责处理一大部分,可数量依旧不少。有些不重要的,赵朴根本没有翻看。而张俊三份请罪折子,赵朴也没有看。
不久之后,太监寻来了三份折子,正是张俊请罪的折子。
张俊依旧跪着,而赵朴开始翻看起了请罪折子。
请罪折子,写的很有文采,可是废话也很多。
很有文采,因为这是风采出众的散文;可是废话也很多,主要是赵朴是皇帝,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阅读散文。有限的时间,必须做出最大的工作量。
因而朝中大臣,多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力求简洁明了。
可是,张浚显然在地方当元帅时间长了,还没有习惯京城官员的节奏,请罪折子,写成了华美散文,好看倒是好看,可是废话也不少。
第一份请罪折子,主要是详细讲述作战过程,讲述兵败缘由,还有西北军各个派系之间复杂的关系。文中没有一个请罪的字眼,也没有点出罪在西北派系众多,难以合作,导致兵败,却给人以清晰的视角,还原出了战场一丝面貌。
第二份请罪折子,主要是讲述自身缺点,多是指责自身不足,如志大才疏,轻敌冒进等等。因为自我指责太多了,反倒是给人诚恳之感,赵朴不好意思再指责了。
第三份请罪折子,主要是以退为进,请求陛下严惩,以振军纪。
三份折子,将赵朴想要说得话,都已经说了出来,再说也没有意义了。
赵朴心情复杂,心中闪出一丝狰狞,果然混官场的,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都说古人纯朴。纯朴个屁,至少张浚就一点也不淳朴。
可想想也对,混官场的,哪一个是省油的灯!
省油的灯,也混不了官场!
张浚比不是知罪吗?那就继续跪着吧!
一个将无能,累死三军。一个将军,可以为错误找出无数理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