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喜,长长舒了口气。耶律尚明也没有食言,当即修书一封交给道一,让他带给萧全龄。耶律尚明说信里除了道一的事,还有其他关于太一教重要的事情,让他务必亲手交给萧全龄。道一点头答应。耶律尚明又取出一身道衣,让他拜见萧全龄时一定要穿着。
此外,耶律尚明还送给道一一把剑,让他路上可以防身。道一发觉那是一把软剑,便推辞说,自己不会用软剑。
”不妨不妨。“耶律尚明笑着说,”少侠内力十足,用时只要口诵甲申之名,此剑便与寻常之物无异。“
道一大喜,这把剑可以缠在腰间,十分隐蔽,用起来又可以和硬剑一样,那可太方便了。于是,他欣然收下软剑,当即缠在了腰间。
......
就这样,他辞别耶律尚明,带着那封书信,离开了望海堂。下山后,他骑着马从广宁府出发,沿着医巫闾山脚的官道一路向南,很快到了北海边。然后又沿着海边向西走。一路上,他快马加鞭,恨不能立即飞到大都,从那姓金的魔头手里救出箐儿。
三天之后,他终于到了大都。看到那高高的城墙,他忽然想起一事,顿时猛吸了一口气。
自从他听说是大都一个叫金归燕的人劫走了箐儿,他一门心思就是来这里救人,可是他却忘了,他自己还是朝廷重犯,几个月前刚刚从皇宫里逃出来。官府一定还在到处捉他。他却自己回到大都来了,这不是自投罗网么?他还想请太一教主帮忙呢。他记得几年前随师父和众全真高道应召去大都时,还见过萧全龄一面。萧全龄要是记得他,就算不把他抓起来,也得向官府报告。
道一心说,也罢,就不去找萧全龄帮忙了。可是,他转眼又想起还带着给萧全龄的信。耶律尚明说信里有太一教重要事务,要亲手交给萧全龄。这可怎么办?
道一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得去找萧全龄,但愿他早就忘记了自己,萧全龄也未必会管他和官府之间的事,就像符箓三山的众道一样。于是,他打定主意,小心翼翼地进了城。
大都还是那么热闹,他很快找到太一教的总坛广福万寿宫。他没忘记耶律尚明的叮嘱,早早穿上了那身道衣,举止也仿佛变得和当道士时一样了。
广福宫的道士听他说要见萧全龄,问他是什么人。道一说自己姓苗,有望海堂耶律道长的一封信要亲手交给萧全龄。道人进去通报,很快回来说掌教去做法事了,还没回来,请他稍坐。道一只好耐心等待。这一等就是半天。
到了傍晚,终于道人来说,掌教回来了。道一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