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史》第七篇),此说甚是。第2/2页)
谢星涵睁大星眸:“那些书商只会买一份你的书,然后抄上成百上千份,你难道不知?”
“知道啊,但我的书最及时,并且价格还不贵,更关键的是我有钩子,能把这些书一份不落地卖出去。”
“什么钩子?”谢星涵大感疑惑。
王扬一脸神秘:“到时你就知道了。”
“鬼点子倒不少,可惜不走正道。”谢星涵斜了王扬一眼。
王扬不爽道:“我怎么就不走正道了?”
谢星涵严肃说道:“俗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你专精《尚书》至此,却把心思放在这种商贾小事上,在荆州还好些,要是到了建康,你必被物议所非。”
物议是南北朝时常用的一个词,指外界风评议论。
中古时人很重物议,比如南齐开国皇帝篡位后,曾经问大臣:“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
连皇帝都关心,士人亦所不免。
王扬不赞同谢星涵的说法,说道:“黄金再不如一经,关键我没黄金啊!不用心思哪来的黄金?再说商贾是小事吗?我不这么认为,自古崇文贱商,我虽崇文,却不贱商。文能为天地立心,商可为生民立命。”
“商为生民立命?”谢星涵神色古怪。
王扬也没兴趣给谢星涵讲解经济学原理,便敷衍道:“我随口说的。”
谢星涵冰雪聪明,一眼看出王扬不屑作答,不服气地说:“你少瞧不起人,货殖之利,工商是营,不是只有你才懂经商。我很早便打理家中产业,这次来荆州,就是处置生意上的事。”
王扬脸上有不信之色。
谢星涵看起来像是那种琴棋书画都玩得转的,但要说打理产业,处置生意......
“荆州几大锦场倒闭,缺布甚急,我家货船还有八天就到,满满十五艘船锦缎,到时你自知真假。不过我可是居中主持,不会亲自抛头露面地操办。士族经商的很多,我家也不例外,但大多都居于幕后......”
说到此处,谢星涵深深地看了王扬一眼:
“我只是提醒你,不要因小失大。你将来是要定品入仕的,一旦染上商贾之色,轻则位宦受损,重则弹劾议罪。”
王扬何尝不知道这点,只是他实在缺钱,又无亲信人手,只好自己上阵,不过如果黑汉真能脱去兵籍,倒能多出一个可用的人。
至于定品入仕,王扬不敢想。
一来琅琊王氏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