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74章 破论(2 / 12)

冒姓琅琊 东周公子南 11060 字 20天前

之说,言勾践‘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主道》、《扬榷》诸篇,亦申《道德经》之意,用为人君御下之术,机心深矣。”

柳憕一笑:“弱胜强,柔胜刚,皆自然之理,说理便是功利?那我说树高于草,鹏大于学鸠,虎豹熊狼,猛于鸡豚牛羊,岂不是亦是功利——”

谢星涵立即道:“当然是功利!庄子讲齐物之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举莛与楹,厉与西施,道通为一!你区分树草鹏鸠,自然是功利。”

糟糕,小星涵要被人抓话柄了。

第2/2页)

王扬一听谢星涵这么说,便觉不妙。

果然,柳憕笑着反问道:“既然道通为一,那你为什么要说老、庄相异呢?”

谢星涵顿时噎住。

柳憕淡然续道:

“其实四娘子说的第三点也可以驳。老子非讳死恶死之人,否则不会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又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此分明是超脱勘破之言,而非惑于生死者。

只是人情讳死恶死,圣人欲行教化,不得不借人情所恶之事取譬说理,以警众心,即以庄子言之,亦有‘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之句,非庄子以死为不好之结局,只是寓言借事言理,不得不如此耳。”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略作环视:

“孟子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书最忌死于句下,若困于一两字之内,陷于三四句之间,而置整篇文辞于不顾,则易昧于真义而不察,以致南辕北辙,终身不解,惜哉!痛哉!凡我辈读书之人,于此处,不可不慎矣!”

柳憕神情略带惋惜之意,微微地摇了摇头。

谢星涵表情凝重,低头沉思,却找不出破解之辞。

柳憕看向王扬:“王兄以为如何?”

你总CUe我干嘛?

不过孟子的读书法确实是千载不易之论。

王扬拱手道:“柳兄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高见甚是!”

王扬上次说“高见甚是”是针对谢星涵的立论,现在又把这四字用到柳憕身上,转变得甚为丝滑,完全没有违和之感。

谢星涵细眉一挑。

颜幼成抚掌道:“文深兄之谈,理胜名通,足堪定论!此次清谈,拔头筹者,非文深兄莫属。”

柳憕失笑道:“若是如此,四娘子定是不服的。四娘子,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