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天子第十一皇子,南海王萧子罕九岁时镇琅琊郡,曾经想出去游玩,被典签所阻,回去哭着对母亲说:“儿欲移五步而不得,与囚何异?”
虽是孩童抱怨之言,但也可以看出典签官的威势。
吴修之做典签已久,为人严苛强悍,此前做过十皇子西阳王萧子明的典签,把这个当时还不满十岁的小王爷整得见到他就怕。到了荆州行事风格不改,已经告了巴东王两次黑状。他这一进殿,就如自带霜雪般将宴会欢快的气氛瞬间封冻。
巴东王靠在凭几上,不咸不淡地说:“是吴典签来了,来人,看座。”
吴修之板着脸:“王爷今日设宴,为何不请下官?”
“忘了。”巴东王一副无所谓的神情。
吴修之叉手向上,沉声道:“我朝制,州刺史置公宴,必使典签至。王爷如今违制,只说‘忘了’,怕是搪塞不过去吧。”
巴东王冷笑:“那你就去告啊!之前那粮价你不是告过一回吗?这次继续!反正你惯会挑拨别人父子关系......”
吴修之皱眉,高声道:“王爷慎言!”
“慎言你娘!”巴东王突然大吼一声,把不少人惊得一哆嗦。
“告诉你吴奴儿!本王不是老十,任你拿捏!你有种就继续进谗言把本王弄死!本王佩服你是条汉子!没种就他娘地给本王闭嘴!”
——————————
注:①宜城酒在中古时很有名。梁简文帝诗:“宜城投酒今行熟,停鞍系马暂栖宿。”刘孝仪有《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酒好的一个原因是水好。《湖广通志·山川志》记宜城县言:“金沙泉,县东二里。其水造酒甘美,世谓宜城春。”
关于我国蒸馏酒的起源学界争论已久,最迟不晚过元代。主流意见也是元代。不过随着考古进展,汉代之说渐起。这个月的《中原文物》最新一期刊发了姚智辉教授及郑大团队关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蒸馏器的实验结果,依据原料酒精度的不同,可获得27.5度(原料7度)到66度(原料14度)的蒸馏酒。按照科技史的传统概念,高于20度就算蒸馏酒,那蒸馏酒的发现时间可以提到西汉。
如果参照马承源先生的《汉代青铜蒸馏器的考古考察和实验》,姚智辉的实验结果不算稀奇。按照马先生的实验,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东汉蒸馏器可以蒸馏出20.4度到26.6度的蒸馏酒,如用15.5度的原料则可蒸馏到42.5度。
但马先生所实验的蒸馏器不太可能是用来蒸馏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