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怀疑。
“我——”
“不必说!”王扬刚说了一个字便被巴东王打断。
巴东王靠回原位,收回目光,淡淡道:“本王只看结果。”
当王扬许诺庾易会被他说动时,却不知庾易正在读一封对于王扬来说,命运攸关的信。
——————
注:①当时不仅杀牛违律,吃违律杀的牛肉也同样违律。《南史·傅昭传》:“梁傅昭性尤笃谨。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
②《通典·食货》:“齐武帝永明中,天下米谷布帛贱,上欲立常平仓,市积为储。六年,诏出上库钱五千万,于京师市米,买丝、绵、纹绢、布。”
③南朝杀牛违律,但还是有几种可以绕过律条的方式一享牛肉滋味。详后。第2/2页)
巴东王眉头一点点舒展开,指着王扬,咧嘴奸笑:“你小子太坏了......”
王扬相对奸笑:“承让承让。”
“其他州没做成的事,如果让本王做成了,算是一功......”巴东王说到这儿笑容突然一停,目光如炬,深沉地审视着王扬:“可你这么热心是为什么?别告诉本王你忧国忧民,想要稳定粮价,才琢磨出这么个办法来,本王可不信。”
哥就不能忧国忧民????
虽然出发点是为了保命,但保命其实也有损民的招儿,只是哥没用!
哥用的是利己也能利民的招儿!
王扬心中腹诽,嘴巴轻轻张开,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的叹息从喉间溢出:“唉,实不相瞒,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王爷说。”
巴东王很少见王扬露出如此正经沉重的神色,好奇心起:“有什么话你说。”
“我在郡学最好的出路,不过是取得国子学的名额。入了国子学后,还要试经分等,策问高下,再由中正定品,经吏部铨选才能授官,这其中多少波折,多少弯绕,不用我说,王爷一定知道。”
王扬摇头,眼中尽是不甘之色:
“就算最后顺利授官,起家想得个有前途的清望官,又谈何容易?说不定也就是个王国侍郎,往上争一争,兴许得个奉朝请。三十岁能做到左军谘议,便算通达。最后按资转迁,蹉跎年岁,熬到四十岁,能做到中书侍郎,已是顺遂。若是一般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以我的才学门地,我为自己不值!”
柳憕在家打了个喷嚏。
巴东王被王扬“真挚”的言辞打动,点头道:“你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