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海市大学教授办公室。王元奎教授失望的将手中的一份专利申报材料扔在了另一边。学生们时常将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拿给他看。可是从来没有哪一份资料让他提起过兴趣。“都太平常了,难道我偌大的海市大学,拿不出一个亮眼的专利吗?”王元奎正叹息着,突然接到了几封邮件。“这是哪个臭小子,一次发来这么多材料?”“好吧,慢慢来,我一份一份的看,呵呵。”王教授说着,换上了自己的老花镜。打开材料。一秒记住http://其中是6条技术方案,包含运作原理、技术解析,以及设计图等等。“仿生声呐材料。”“硅基电池。”“三折射光伏。”“恒压调节仓。”“超导线材。”“72微米芯片焊接枪。”6项发明?这小子还挺能研究!十分钟后。嘭!王教授一拳头砸在桌子上,满眼兴奋。“这仿生谐振材料,几乎能吸收所有雷达探测波,而且它造价低廉,一但覆盖在建筑物上,无论体积多么庞大,都能让它在顶级探测器下隐形!”“这硅基电池,电子结合能力是锂电池的13倍!”豁!王元奎猛然起身,颤抖道:“三折射光伏...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优化!”“72微米芯片焊接枪,能够制造出远远领先于现有技术的芯片!”“这...”“都是颠覆性的创造!”这些技术,如果能合理利用,恐怕能制造出一场技术革命!王教授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我的哪个学生这么优秀?我怎么不知道?王教授往下翻动着资料。一个名字缓缓出现。“刘弟?”王教授连忙扶了扶眼镜!随后,刘弟的一段话进入了王教授的视线。“学生刘弟,毕业于海事大学,师承王元奎教授,如今学术小有成效,愿意与母校共享成果,只希望母校能给予一定支持。”竟然是刘弟?他不是脑子...好小子,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王教授赶紧将所有材料打印了出来,急冲冲的跑向了院长室!...30分钟,院长室。华夏知名经济学家、时任海市大学校长兼管理系院长李伟民。他捧着资料的双手微微颤抖。他心里很清楚,这几项专利,随便拿出一项,去代表学院参加评估,都能包揽无数大奖!随便拿出一项去发展项目!无论想要国家给予多少补助,都能轻易申请下来!随便曝光一项!都能让他整个海市大学因为培养出了这样的人才,而变得万众瞩目!“王教授,你确定这是你的学生?”李院长激动的问道。“是的,我昨天还见过他!”王教授坚定点头。李院长用手指了指材料最后边的一段话,“他这个需要母校给以一定的支持是什么意思?我们能给他什么支持?难道他想要钱吗?”王教授皱眉思考了半天。“他说
94.你就是陪衬(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