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台点了点头,对这三千护卫的军队打量了一番。
只见士兵们个个身姿挺拔,精神抖擞,手中的兵器寒光闪闪。他们排列整齐,步伐一致,尽显训练有素。
更为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军队,士兵行走间会有口令员一直在喊。
声音粗犷,但却听得清楚。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行走士兵步伐一致,整齐划一,也齐声跟着一起喊。
这样非常不同,这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
不仅如此,更令公输台也得妙不可言的是,这些荆国士兵在行走间,会跟着口令员一起喊军纪。
他听到“我们大荆虎师,我们是大荆百姓子弟兵。我们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打土豪恶霸要归公。
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这样的队伍,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一边走一边喊。
沿途百姓非但不怕,反而驻足观看。
甚至还有怀春少女对着军队喊“郎君、、、”
公输台从没见过有如此赢得百姓认可的军队,他对荆国这个蛮夷之邦越发好奇。
这还是蛮夷之地吗?
随后,公输台一行人在三千护卫的簇拥下,缓缓踏上了前往荆国京都鹿中的道路。
一路上,公输台看着周围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之前对荆国的偏见,如今看来,是自己过于片面地看待了这个国家。
在行进的过程中,公输台与护送的荆军将领袁通不时地交谈着。
公输台问道:“将军,如今荆国初定,君上可有何种施政方针,以安民心,促发展?”
这袁通是袁捷的族弟,他说道:“太宰大人,我家君上,乃是一位贤明之君。他主张轻徭薄赋,鼓励百姓耕种纺织,以恢复生产。
同时,君上还重视教育,欲在各地兴办学堂,让荆国的子民皆能知书达理。”
公输台微微点头,说道:“贵国君上此举,乃是明智之举。只是不知这兴办学堂之事,可有师资?”
袁通笑道:“君上早已考虑到这一点。他下令召集了一批饱学之士,让他们担任学堂的先生。此外,还派人前往各地寻访隐居的贤才,邀请他们来荆国授课讲学。”
公输台赞叹道:“贵国君上真是用心良苦。看来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