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就是做着随遇而安的打算,在船上就吃船上的餐厅。再说在海上的行程也需要二三天的时间,几人也都是懒散的性子,稍备些零食还行,带那么一堆吃食的却无必要,况且葛、谢二人也是在和那国生活了段时间的,自然也没有习惯上的问题。
晚餐大家去了船上的餐厅,这和那式的餐厅和亨亚日平身所见又有不同,介于国洋之间,比国内的看起来洁净、整齐一些,烟火气稍淡,比之洋式,又沾染了不少熟悉的国味儿来。带着点好奇,带着点审视,亨亚日跟在葛、谢的身后,找了张桌子坐下。
侍者一边前来,一边说道:“欢迎大家的到来,几位先生,请问需要些什么?”并把餐单递给葛自澹。这侍者应该是个和那人,说的是和那语。葛自澹和亨亚日平日里是着洋装的,谢明宇习惯了两截短装,只这习惯国人和离高人都有,偏偏和那人却不多见,在和那国人眼里,这人是个外国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且三人在餐桌上坐的情形也说明几人的关系比较亲近,而几人除了面相、气质不凡外,并没有显露的更多,只葛自澹才似是一行人中做主之角色,所以就把餐单给了他。对于侍者的看人眼光,三人都不甚在意,葛自澹把餐单接在手里并没有看,只用和那语随口要了几道菜式,又要了些清酒和主食,就又把餐单还给了侍者。这侍者从葛自澹的语言以及用餐的习惯上看,虽不晓得是否和那国人,至少对和那国的饮食是很了解的,而且要的餐点也基本上是茗都地区最常用的,所以在恭敬的答应好后,就离开了。
亨亚日看着这点餐的情形,也有些诧异,转头向四周看的时候,发现情况都差不多,这和国内的情况相比起来,差别是显然的。国内除非事先预定,出面招呼饮食的往往是主要人物的身边人,一人要大家,同桌最有地位的通常并不会做亲自点单这种事,而西洋餐厅则刚好相反,往往要先征得最有地位的人的意见后,才轮到其他人。当然这跟西洋人分餐习惯有很大关系,每人只选也只吃自己的那份,并不和他人混用,每个人只需要要自己的就可以。和那国则又是两种风格混杂,问询明显洋化,而用餐则还是混餐,同样存在一人要大家的现象。这虽然是饮食习惯,但也应该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亨亚日对洋人的那些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印象,所以也无从言说,只是留给了他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罢了。
稍等了一会儿,餐点一应上齐,小酌的小酌,干饭的干饭,大家都沉默无声的把晚宴用完。在回舱室的路上,亨亚日并没有隐藏自己餐前所看到的情形的想法,只这会儿餐后散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