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往的和那国,你看它现在的发展势头,看它都欺侮到我们头上来就知道了,甚至前些年它们还一度把罗刹国也给打败了。这对它来说,应该是好的,或利大于弊的,是它们学西洋获得的成就。我们国家今后将遇到的最大外患或许不是别国,就是它。首先它得地利,离的近,这是天然的优势;其次人文相通上,两国人来往的有很多,国内有不少的人从中获利,而这些人对他们过来甚至更是乐见其成的;再从国内的总体情况看,我们到现在为止,甚至连一艘像样些的船造不出来,那些买来的看起来又多少有点水土不服,等再过些年,这批老船退了,而除了买船外,差不多可以说是无船可用。想想我偌大的中央帝国,这些说起来像都是笑话一般,然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和那国早些年就可以自己设计制造军舰了,民船就更不提了,和它又该如何比较呢?可比性实在是有些差。基础薄弱,也无人可用,再说这种造船的功夫也非一代人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了,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得分明呢?从选矿石到炼钢,再到成型加工,这说起来似是很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偌大的土地上,甚至连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未见、未闻的,甚至从何处下手都不晓得,还一味的沉醉在地大物博之中。造个枪炮那丁点大的东西,都造得艰难,甚至因之欣喜,却不知落后几何,更妄论比枪炮复杂更多了的船、机器等等的了。现在的船、炮比之以前也不知强大、便利了多少倍,这些也全都非是目前人力可以扭转之事,当血肉之躯遭遇钢铁怪兽,想要生存,除了跪地求饶外,若要其它体面的退敌方式,就纯属是想多了的。”
“我在读书的时候,曾经看过《天演论》这本书,后来到西洋去了后,也读过了《生物进化论》,二者虽然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都被赋予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我这里主要就说天演论译。译者在出版说明里讲,此书的主旨总结起来就是物竞天存,这代表着他的一方观点,是他看到又想要让大家了解到并认同他的部分。当然了,有关这本书的社会意义的说法各式各样,到今天为止自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不过在认同说法上,但虽都略有不同,但大体是一样的,就是对后果表述的重点不同。当初那译者大约还是比较温和的,另外还带着我们国家独有的神秘主义。天存?什么叫天存?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相比,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直白的表述比较起来,简直是弱暴了。弱肉强食是一副血淋淋的样子,很直观;然适者生存呢,那些淘汰者、不适者呢?消亡了;这就是典型的杀人不见血了,轻描淡写间,有多少生命就此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