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对“改变”的渴望和对“精神共鸣”的程度都很高,这说明从精神层面入手是正确的。
李修赫决定利用吴老师对艺术和旅行的兴趣。他可以在这些方面为她提供机会,让她迈出打破常规的第一步。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一些与吴老师兴趣相关的活动信息:小众的艺术展览、独立戏剧表演、甚至是短途旅行的攻略。
他想到,也许可以为吴老师安排一次短暂的,能够“逃离”现有生活的旅行。
这既能满足她对旅行的向往,也能让她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强烈地感受到现有生活的压抑,增强“改变”的冲动。
然而,直接提出陪一个已婚的大学老师去旅行,风险太高,也太突兀。需要一个更自然的切入点。
李修赫决定先给吴老师发一条微信。
【李修赫】:吴老师,最近看到一些关于“间隔年”和“工作假期”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去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寻找灵感。您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怎么样?(附上相关文章链接)
他通过分享文章的方式,再次将“改变”、“体验新生活”的概念引入吴老师的视野,同时保持着一种探讨学术问题的姿态。
吴老师很快回复了:【吴雅】:哦?“间隔年”和“工作假期”……听起来很有意思。我看看。看完了。文章写的很好。能够抛下一切,去体验另一种人生,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也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李修赫】:是啊。但有时候想想,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总被各种“应该”和“必须”束缚,会不会错过一些真正重要的风景?
【吴雅】:……或许吧。
李修赫能感受到,吴老师的内心再次被触动了。她的“可望而不可及”和“或许吧”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李修赫知道,他正在一步步引导吴老师去思考和渴望“改变”。下一步,他需要为她提供一个实际的机会,一个让她能够尝试“不一样”的生活的机会。
也许,可以先从一个更短,更“安全”的体验开始?比如,一次不需要离家太远的,“微型逃离”。
.........
............
新书发布,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求一切!
免费的花花和评价月票评论点赞跪求多多益善!
新书期这些数据十分重要,跪求彦祖们动动发财的小手。
也希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