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父亲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陈默没有丝毫躲闪,反而迎了上去。
他脸上依旧带着那份从容不迫的笑容:“爸,您觉得这些信息,除了我自己观察和分析出来的,还能有谁会告诉我?”
陈建国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观察?分析?
自己这个儿子,以前连集团的财报都懒得多看一眼,什么时候有这种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了?
高启强那个项目里的弯弯绕绕,还有高家医药公司的猫腻,都不是表面观察就能看出来的。
“你少跟我打马虎眼。”陈建国沉声道,“高家医药公司那款新药的问题,连我们这边都只是刚收到风声,你从哪听来的?”
陈默摊了摊手,表情无辜:“爸,您忘了?我虽然不爱管集团的事,但狐朋狗友还是认识不少的。京海这个圈子就这么大,有些消息,传来传去,总能听到一些。”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您也知道,我对数字和细节,有时候会比较敏感。”
这是他给自己新获得的“过目不忘”技能找的一个模糊借口。
陈建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追问信息的来源。
相比于来源,他更在意的是陈默刚才那番冷静清晰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不管这小子是从哪得到的消息,能想到这一层,并提出如此具体的反击方案,本身就说明他绝非池中之物。
或许,真的是自己以前太小看他了?
“你刚才说的两步走,有点意思。”陈建国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身体微微前倾,“敲山震虎,具体怎么做?对高启强那个项目下手,还是动他们那家医药公司?”
“医药公司。”陈默毫不犹豫地回答,“动项目,容易留下手尾,而且牵扯面广,万一没处理好,反而容易把自己陷进去。”
“但医药公司不一样。”陈默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新药上市,股价高企,正是他们最得意,也最脆弱的时候。只要把临床数据造假的消息捅出去,不需要我们直接动手,光是舆论和监管机构的压力,就足够让高家喝一壶的。”
“而且,金融市场上的手段,更隐蔽,更迅速,效果也更直接。我们可以借用一些壳公司和信得过的基金,在消息爆出前做空他们的股票,消息确认后,他们股价暴跌,我们不仅能敲打高家,还能顺便捞一笔。”
陈建国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甚至带着几分狠辣的计划,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做空?借用壳公司?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