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宜,就地取材,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找到了解决关键问题的突破口。”
他分析道:“这种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在任何领域都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困境并非无法克服,而是我们缺乏打破常规、寻找变通方法的思维。这些士兵用最原始的方式,解决了现代化的难题(浅水接驳),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
高启强从中看到了人类在绝境中求生的本能和智慧的光芒。他意识到,永远不要低估人在被逼到极限时所能爆发出的潜能。
廊州,梅长苏看着那些由废弃物和人力搭建起来的栈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巧用废材,以解燃眉。”他抚掌赞道,“此非出自庙堂高官之深谋远虑,亦非源于将帅之奇策妙计,乃是沙场之上,普通士卒于困厄之中,迸发出的生存智慧!”
他感慨道:“《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观此情景,将士一心,共克时艰,虽无精良器械,然以人力、以智慧,竟能于绝境之中,辟出一条生路。此等创造之力,实乃可贵!”
梅长苏从这些简陋的栈桥中,看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看到了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让他对撤退的成功,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市委办公室,李达康看着屏幕上士兵们搭建栈桥的场景,也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感慨道,“很多时候,那些看似简单、甚至有些‘土’的办法,往往是最贴合实际、最能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士兵们没有依赖先进的技术装备,而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克服了地理环境的限制,提高了撤离效率。”
他进一步思考:“这也体现了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不能被困难吓倒,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是最原始、最笨拙的方法,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达康认为,这些临时栈桥的出现,是整个撤退行动中的一个重要亮点,它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被困士兵们顽强的求生意志和不屈的创造精神。
简陋的栈桥,如同连接绝望与希望的纽带,开始在沙丘港的海滩上延伸。虽然敌机的轰炸仍在继续,虽然海峡依然危机四伏,但撤离的速度,似乎真的开始加快了。
希望的曙光,似乎变得越来越明亮。
而很快,第一批成功撤离的士兵,将带着胜利的消息,回到海峡对岸……
(活动时间:5